第691页

隋末[校对版] 木子蓝色 2299 字 2022-11-13

就连将秦皇汉武也说成略欠文采,把唐宗宋祖,稍欠风搔。把建立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说成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毛泽东,读过陈庆之传后,却单独留下读此传,令人神往的评语。

南梁末年,还是东魏将领的侯景南下,书信于陈欲招降之,陈庆之老将出马,不等萧衍的援军到达,就已经把后来把南梁搞灭掉的侯景七万大军击败了。

539年,五十六岁的陈庆之去世,追赠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谥号武。

陈庆之死后,曾经英明一世的南梁开国之君开始昏匮,沉迷佛教,终于在其在位四十余年后被侯景叛乱俘虏,最后饿死。随后南梁虽然走马灯一样换了无数皇帝,但最后也不过是再维持了十一年,终究被草根而起的大将陈霸先取而代之,灭梁建陈。

陈克复与陈克复两人没什么多大的关系,说起来,两人都是南朝后人。两人的祖上都是南梁的将军,陈庆之病死,陈霸先却灭梁建陈。

虽然陈庆之早已远去,死了有82年了,但对冉阙和陈庆之这一南一北的两个名将极向尊崇的陈克复和,依然对于这位突然出现的陈庆之孙子无比的高兴在陈伯的述说下,陈克复才对陈庆之的子孙后人的遭遇有了些详细了解。陈庆之死后,南梁也就陷入了混乱之中。庶族出身的陈庆之虽然以不世之功为后人挣下了爵位封号,但没多久家族还是在乱世中衰败了。陈庆之的数个儿女多死于战乱,唯有长子陈昭嗣一人远走他乡,最后隐居山野,才避过一劫。陈昭嗣中年娶妻生下一子,待儿子出生后,陈昭嗣将得自父亲陈应之所传的兵法精要与武艺等尽传于儿子。

陈昭嗣儿子长大成人之后,允文能武,马上骑射,马下步战,甚至是指挥布阵,样样精通。如此一生好本领的陈昭嗣之子当然不愿意和父亲一样一辈子窝在山中。当时正值隋朝新立,四处征战,陈昭嗣之子一心想要建功立业,最后背着父亲偷偷出山,赶到了江凌,投奔了当时处于大隋与南陈夹缝间生存的西梁国。凭着他的本领,确是很快就立下了功业,当上了将军,可惜没过几年,西梁就降了隋朝,不愿意投降的他重新回了山。之后中年方才娶一妻生下一子,儿子刚生下来,妻子却是难产而死,之后他郁郁难安,几年之后也随着妻子去了,留下了年幼的儿子从此由陈昭嗣抚养。直到三年前,陈昭嗣老迈死去,留下十二岁的孙子,和一个年迈驼背的家人陈伯。

第838章 挑战头狼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所说的南梁名将就是我曾祖?”陈克敌一脸的不可置信,少年自小开始学文习武,对于历史上的诸多名将十分尊崇,其中尤其对南北朝时代的将领更为尊敬。由于是南人出身,他对曾经以七千败三十万的南梁名将陈庆之更是敬仰无比。

只是他从没有想到,有这么一天,他会被告之,他就是那位无敌战神的曾孙。

刹那之间,陈克敌有些茫然失措,微张着嘴想笑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只是那么木然的呆立着。陈庆之,那可是南朝数百年来最为有名的将领,以七千兵马北伐,大败三十万敌军,数十战无一败绩,攻无不克,夺取洛阳。这样的一位英雄,居然是他的曾祖父。说来也怪,当年陈庆之才五十六岁就去世,英雄一死,曾经强大的南梁从此开始走向灭亡之路。相反的,原本混乱的北魏虽然之后一分为二,但最终却还是出现了一统北方的大隋。而强盛的南梁,最后却十一年换了十一个皇帝,最后彻底灭亡,侯景之乱,甚至彻底的毁了南朝,无数江南大世族灭族,建康等繁华大城成为白地,由此南方越加衰弱,最后隔江相对了几百年的南北朝也就此结束。

身为南朝的后人,陈克复心中十分明白,南梁的乱世,虽然给了先祖陈霸先取梁建陈的机会,但最终整个南朝灭于北方政权,其实就是从那时埋下的引线。

今日能再见南梁名将陈庆之的后人,陈克复的心中万分意外与激动。陈克敌的出现,让他觉得这仿佛是上天在提醒他,切不可重蹈南梁萧衍那般的覆辙。萧衍英明了一世,最后十年却昏匮无比,以至于八十七岁之时还被叛军攻破都城,最后饿死。

“克敌,你可愿意加入陈军?”

“将军,是的。”陈克敌坚定地道。

“从今日起,你就做我的侍卫吧,以你的能力,做一个银甲御卫也可以了,不过你先从黑铁御卫做起,授与你正七品职,你可愿意?”陈克复望着少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