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页

隋末[校对版] 木子蓝色 1915 字 2022-11-13

陈克复摇了摇头,心中却对常仲心等降将的表现十分满意。

“朕早上刚与李淳风谈过,据他推测如今日这般的风雪天气将至少持续三天。如此大雪,烽火难举,虽然风雪天气使得行军不便,但只要准备的好,反而是一个奇兵突进的好机会。”

眼下关中的兵马大多集中在了长武,余者也都在长安与潼关等要塞之中。如白水、澄城等地,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正规军守护,多是些地方世家豪族与富商们一起出钱出粮,然后召集了各地的青壮组成乡团私兵守御地方。这些私兵虽然数量不会少,但用来对付些流民盗匪山贼还行,如果说真的想靠这些私兵来对付正规军,那是天方夜谭。

一旦陈军按常规战法推进,那么这沿路各城最大的反应便会是放烽火传信,闭城不出。等待着潼关或者长安等地调兵前来救援,这便是最大的可能。

不过眼下大雪,这些的天气之中,就算升起狼烟,可是昏暗的大雪天气中,也是不能传远的。而且大雪天气,一般百姓更是大部份呆在家中,而不是出城。甚至就连那些地方的乡团,也不可能会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远离城池巡守。

“雪夜行军,一路绕过诸城,直扑临津。轻骑突进,奇袭临津,成功的可能性有六成以上。”陈克复十分自信的道。他的自信也来源于陈军的训练有素以及陈军的精良装备。

龙山大营兵马两万,五千是羽林禁卫军,五千是张出尘所率的女军,剩下的一万是刚收编的降军,其中常仲兴率旧部五千。另外五千原本也是常仲兴的部下,但因其都是西凉骑兵,陈克复也就把这些五千西凉骑兵统统分离出来,交由马宁统领。

两万人马,除了女兵弱些,其实都是沙场老兵,更加难得的是,不论是陈军还是新收降的士兵,都是有马的士兵。常仲兴和马宁的部下都是轻骑,而陈军却是不论骑兵还是步兵,向来都奉行高机动性,因此就算是步兵,也都是骑马步兵。

“龙山大营到临津关三百里,我军都有战马。史载战国时庞涓的魏武卒精锐之兵,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轴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这些魏军全副武装都能日行百里,换算今日之尺量,魏军行到午后就能走六十里,一日能行百里。”

萧世廉小声道:“陛下,风雪日行军,且又要避开沿路诸城,事必会减慢军速。更何况,从龙山到临津,虽然是沿着洛水而行,但山多路陡,日行百里很难。”

陈克复闻言并没有多说,转头对陈雷道:“陈雷,你和诸位说下我大陈军队的标准行军速度!”

陈雷上前一步,平淡道:“大陈标准行军速度,陈朝各省府境内行军,信使骑兵沿驿站行驶,日行四百里。骑兵行军标准日行一百八十里,战时攻击阵形行军日行一百二十里。骑马步兵标准日行军一百二十里,战时速度日行八十里。如果是急行军,一日夜内速度还可以提速三成。”

所谓标准行军和战时行军,指的就是全速行军,以及展开进攻阵形的行军。而如果是在战场上行军,那种边打边走的情况下,陈军的骑兵能保持一日五十里,而步兵能保持一日二十里。

陈雷平淡的一番话,却让贺若怀亮与萧世廉等人都震惊不已,就是常仲兴和马宁都有些不敢相信。

骑兵一天跑一百八十里,步兵一天跑一百二十里,这个速度绝对是让人震惊的。按他们所知,不管是换成许军还是秦军,基本上最多只有陈军的六到七成的速度。

贺若怀亮瞪大着眼睛,有些不相信的望着陈雷:“那不是说,从这里到临津,最快只要一日夜就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