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这老爷们再累,都是坐在县衙里头办案。真正苦的是他们手下这些差役啊!

巡城,核验,还有勘察案发现场,可不都是他们亲力亲为的么。

就这几天的功夫,老梁都把过年刚穿上的新鞋给跑出个洞来了。

“这次又是谁?”

老爷趴在案几后头,一手抵着额头,拧着眉毛问道。

“是城东头铁匠铺。”

“‘一剪梅’偷了什么?难道把铁匠铺里的风箱给偷了?”

老爷头疼地问道。

“他……他偷了铁匠六十岁老奶奶的陈年裹脚布。老太太的儿媳妇昨天晚上伺候她洗了脚,把裹脚布浆洗好了挂在院子里头。今天一早儿媳妇一打开门,发现裹脚布不见了,院子的影壁上被人画了一朵五瓣梅……这可不就是‘一剪梅’的手笔嘛……”

说完,捕头老梁也是一脸哭笑不得,“现在老太太闹的要死要活的。说清白了一辈子,老了老了居然被‘采花大盗’给玷污了,闹着要去跳河。好说歹说的,才被她儿子劝下来了。这会子还在哭呢……”

“一剪梅”你有毛病啊?老太太的裹脚布你都不放过,你还是人么?

县老爷听得频频摇头,唉声不已。

要说过去,“一剪梅”在外地的时候虽然也时常作案,但是下手的对象无不都是非富即贵,从来不向斗升小民下手。

非但如此,还时不时地传出他将偷盗来的财物,无偿发给穷苦百姓的传闻,所以才有了“义盗一剪梅”的诨名。

街头的那些无知妇孺,穷苦百姓,提起他的名号来,也先是说一声“义”,然后才接着一个“盗”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