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比如在土地庙外头挖个坑,放点他们家古代的信物之类的,并且以此为证,干扰他们后续对案情的判断。

歙县的县令当天就派出了两个差役,每日早晚轮流在庙里守候着。

横竖那里头有现成的床褥和取暖的火炉,土地庙也能遮风挡雨,不算太艰苦。

于是就有那么一老一少两个小吏,一个白天蹲着,一个夜里守着。

这不是个什么好差事,又没有什么油水。自然也不会派得力的人来。

这一老一少是最末等的差役,都是烂泥扶不上墙的角色。

老的喜欢咪一点小酒,小的整日里都昏昏沉沉。

一开始两天还好,到了第三天夜里。那老衙役坐在火炉旁,拿着几乎快要被他喝光了的小酒壶,朦朦胧胧地,看到庙门口站了一个人。

那天是个多云天,没有星星,月亮也被遮在云朵后面,只能模模糊糊地看到个影子。

整个土地庙里就只有坐着热水的火炉那么点光源,把孤零零的神像的影子在墙壁上拉的老长。

这老衙役先是以为真有不听话的村民来闹事了,当即趁着醉意叫嚷起来,呵斥“他”快点离开,不然就要按照巡按大人的命令抓人了。

见那“人”还站在门口不肯离去,老头就作势要拔刀——其实这老衙役的刀,十多年就没出过鞘,估计都锈在里头了。

见老衙役要动粗,那“人”倒是吓了一跳,转身就跑。

老衙役跟着边追边骂到门边,嘴里还说着不干不净的下流话。

谁知道刚走到庙门口,正好来了一阵风,把云朵给吹开了。

月亮亮堂堂地照了下来,让满眼醉意的老衙役终于看了个明白。

他揉了揉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那个远远跑开的“人”——哪里是个人,分明是个瘦成一把柴的精细鬼!

这鬼根本不是走在地上,而是“飘”在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