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海外贸易”了?
大明朝自打洪武年间,发生了胡惟庸“通倭叛国”的大案后,就开始全力实施海禁政策。
正所谓“片板不得下海”——这就是朱元璋亲口下的国策。
除了番邦朝贡的船只能够进入大明海疆,民间的交易买卖按律是统统禁止的。
不但建造三桅以上大船的要被枭首,全家充军。就连参与互市买卖的都要坐牢。
像是东瀛,琉球、苏禄等海外诸域,想要得到明朝的货物,只有每年进京上供的使团才有资格在回程的路上捎带些大明特产回去。
朝鲜因为和大明国在陆地上接壤,而且又历来得到大明国的优待,才能享受边境互市贸易。他们的使团也来的比别人更加勤快,这才能够得到大量的进口货物。
没想到这福灵阿牛逼啊,居然从大明国的“后门”开了一条路子,对日本搞起倾销来了。
就算刨去了中间的朝鲜商人的分成,那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不过话说回来,这“走私”在大明可是重罪,是要杀头的呢。
关键是,这些人只是做生意那么简单么?
如今沿海的倭寇虽然还不十分猖獗,但是根据从南京兵部和锦衣卫衙门呈上的折子看来,日本国内部如今也是纷争不断,很多浪人坐船来到大明边境袭击。
泉州,明州,松江等地都发现了倭寇的踪迹。
谁知道这个福灵阿在和日本人做买卖的时候,又没有私下在做什么其他的“交易”呢?
万达下定决心,不管这个人和奉集堡那场仗有多大的关系,就凭这条罪名,自己都不能放过他们。
“那我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万达快速地垫吧了两口菜肴,安抚了一下自己刚喝了烈酒的肠胃。然后放下筷子,慎重地问道,“福灵阿大哥,你有什么东西可以和我做买卖的?你又想从我换到什么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