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绛雪无法再看,强行移开了视线,就在此刻,有人飞快地来到他身边,半抱住了他。
陆巧搂着他又惊又喜道:“阿荧,你醒了?!你的病好了?!醒了怎么不在正阳宫歇着,来这里干什么?”
康绛雪问道:“这地方你能来,我就来不得?”
陆巧被小皇帝平静却又莫名冷漠的语气堵得一怔:“阿荧……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你怎么这么说话?”
康绛雪心中麻木,也顾不上这么多,倒是杨惑道:“陛下想来是关心国事,大病初愈,还想着来太庙看看。”杨惑对小皇帝的到来并不忌惮,说完这句,他又悠悠道,“陛下来得正好,此时正要宣读檄文,礼官——”
礼官应声而出,面对众臣展开纸张,开始朗声宣读:“盛氏一门,乱臣贼子,搅乱朝政,祸乱百姓……”
小皇帝虽然突然而至,但无人知道他为何而来,因此仪式正常进行,在场文武百官无一觉得不妥。
康绛雪就这么听着礼官将檄文念了大半,一声声“乱臣贼子”听得他袖中握拳,不住地颤抖。本就是为了痛斥罪行所做的文章,自然处处皆是骂语,可文章之中那些罪责,没有一个和盛辉有关联。
谢成安造的孽,与盛家何干,与盛辉何干,与盛灵玉何干?
康绛雪听着只觉得荒唐可笑,然而在场的百官包括张国公在内都没有叫停,有人面露感慨,有人面露惋惜,可一直到整篇文章骂完,都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盛国公说话。
康绛雪想做这个叫停的人,他那么想。
可在这个场合之下,小皇帝的身份,小皇帝的人设,小皇帝的处境,以及所有人的视线,都挟持着康绛雪成了沉默者中的一员。
在这个连坐之罪乃是理所应当的世界之中,代表皇权的小皇帝是最不能开口的人,他站在这里,只能成为最冷漠、最无能为力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