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爷爷心疼道:“娃娃学习累不累?饿着了不?”

爷爷眼睛花了,人又有点痴呆,平常去不得厨房,林安尼怕他出事。所以一般晚饭都是林安尼准备的,早饭爷俩又凑合着吃点,至于中午林安尼在学校食堂用餐,爷爷就拿昨晚的饭菜热着吃。

林爷爷还记着安尼小时候最喜欢他煮的绿豆汤,见他晚上不知怎的没吃两口饭,担心他饿着,竟然为他做了一碗绿豆汤。

这时候什么美男画皮全被丢在了脑后。林安尼越发觉得之前那些生起龌龊思想的自己活该在火热的炉子里滚上一滚。

他愧疚难当,摇了摇头,劝爷爷快睡。爷爷走后,他打开窗户,外头幽幽的凉风吹进来,低头一瞅,就能看见那十多年不变的青苔阶道,蜿蜿蜒蜒地生着常青藤,夜晚走过这条路还能听到影影绰绰的蛙声。

景是好景,村也是真村,这里是江城偏僻的一处村落,大半住着的都是老年人和半大的孩子,几乎没有壮年人。

前两年,林安尼看到报纸上给这种现象的定义——整个村子都是留守老人以及留守儿童,所谓的弱势群体。

原来他也是那被公众同情的弱势社会群体,林安尼看到这个报道之初,有些不屑一顾,可回首一番,自己确实体会出一些奇怪的酸楚来。

他每天上学必须要骑大半个小时的小单车。城里人嫌弃城市节奏快,偏要往那村里钻,住个数日体会体会农家乐,而他却完全不能体会,疯了也想带着爷爷回到原本的地方。

别人都觉得林安尼此人脑子还不错,学习却极其不上进。正所谓穷苦的孩子早当家,林安尼在众人眼中,本应该是个刻苦念书的小孩。可他偏不,所以他们那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江湖人称“女魔头”才会独独对他青眼所加,更是动不动就恨铁不成钢。

不上进就算了,还和外头那些进过少管所的小混混勾三搭四、称兄道弟。林安尼母语天赋却很不错,语文卷子回回是第一,那奇奇怪怪的作文还被温柔的语文老师看好,经常作为范文当着全班的面完整念完。

这种偏科又似乎是个人才却不思进取的学生,最让女魔头记恨。可没人知道,林安尼是真不会数学,不是假不会。

此刻,他正绞尽脑汁做着题。

不确定,画一个圈儿。

好,下一题。

难,画一个圈儿。

再下一题。

无数个下一题后,林安尼都快圈完整张卷子里。

他趴在书桌前崩溃。林父离开他们之初,林安尼确实心存怨恨,结交不少混子。活了十多年,他从乖乖仔变成人人眼中的混子,小半个人生里,他只叛逆过一回,叛逆期又迟了许多,还是为了挽留他爸。

林安尼真挺幼稚的,他的叛逆毫无成果,没人会在乎他为什么突然变成这样。可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村里所有长辈都知道,林家这娃娃,变成了个小“坏蛋”,网络上说的“社会哥”,平常不学习,大半夜的游走在外,令人瞧不上。

即便林安尼清醒过来,逐渐体会到这种叛逆毫无成效,反而遭人口舌,他想慢慢收回来,却也没人能改变刻板的想法。

裤袋震动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