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魔头想当然地觉得姜屿西肯定会选择理科。一中有个约定俗成的惯例,只要文理科分班,就会有一次小规模的测验,将不同等级成绩的学生从一班到七班划分。一班是重点班,其他班级倒是没太多差距,都是平行班。

这有些残酷,但也很现实。

姜屿西已经是一班的预定种子选手,没带商量的。女魔头结束高一三班一年来的带班后,高二她就会成为理科一班的班主任。

她很自然地以为,高中三年姜屿西将都会是她的学生。直到那次和姜母提及分班,姜母脸上流露出来的些微尴尬,让她恍然大悟,可能一直以来,自己都理解错了。

甭管重点班还是平行班,分班以后,姜屿西都不会成为她的学生。看姜母的意思,这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姜屿西显然已经和父母报备过。

毫不夸张地说,姜屿西此人就是一中的瑰宝。一中曾经出过考到最高学府的学生,但这已经是多年以前的辉煌了。这么多年来,一中一直萎靡不振,重本率一年比一年低,拔尖的人才更是少。

一中虽是江城的老牌中学,家长口中的骄傲,但多年来一届更比一届低的重本率已经让一中的口碑面临着岌岌可危的风险。近年来新建起来的私立学校,反而有赶超的势头。

校长和众多老师,百思不得其解,是学生越来越不如还是老师教学水平有误?

后来,他们逐渐发现。

是因为井底之蛙。一中是江城最好的学校,一中学子只要穿上专属校服,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碰上路人的另眼相待,连卖烤红薯的老太都会说,“一中的?阿婆给你一个大点的,乖娃娃小心烫。”

他们是父母嘴里的骄傲,亲戚羡慕的隔壁家小孩,众人谈起来的优等生。再者近年来全国提倡素质化教育,尽量给学生减负。一中早就接到了文书,是江城第一个实施的学校。

没压力、没动力,优越感十足。每天被温水煮青蛙,还沾沾自喜。

姜屿西这位转学生的到来,像是一中老师等待已久的契机,或者说改变现状的开关。他一来,每次考试,近乎满分,拉开原本的第一名至少二三十分。

所有人在他眼里,都不是对手。

一中学生嘴上说,这不是人和人的差距,这是人和神的差距,可心里却暗戳戳地较劲。他们以为在天上飘乎乎地久了,忽然有一天被告知说,你只是个最普通的人,并没有比别人优秀到哪里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罢了。

这哪里能甘心?很快,一中老师就发现,他们的学生整体都在进步。有的进步得不明显,有的进步得飞快。可能名次还是那个名次,但这样的名次扔在全省,就是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姜屿西,却做了一个魔鬼选择。

当天。

女魔头讶异地问道:“您说什么?姜屿西有八成可能选择文科?”

姜屿西端着餐盘过来,面色如常地坐下来,陈述一个事实。

“老师。”他说,“不是八成,是十成。我确定要选择文科了。”

女魔头忍不住问:“为什么?”

然而姜屿西并没有回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