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选角,就得把选角导演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

《黄粱无梦》的剧本,是非常倚重演员气质与表演为故事增添质感的,如果能和陈禹可导演的视听风格做好结合,无疑是一部能在国际上冲奖的艺术作品。国内虽然对陈禹可导演认知度不高,但梁函查过陈禹可的履历,他的个人风格确实在国外一些影评人十分推崇。加上陈禹可本身就是在美国学的电影,国际上自有他的人脉。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让星途casting立刻与市面上参差不齐的选角工作室拉开差距,假若《黄粱无梦》能够成功,梁函未来就有更多底气挑选合作作品,更能抬高工作室的报酬价码,获取更高的利润空间。

走量,只能成为行业里累死的老牛。

唯有让工作室把合作项目的品质也提升上去,才能有他们自己的立锥之地。

例会在热闹的讨论声中结束,梁函也做了决定。

他直接发微信给陈禹可导演的太太连云,也就是《黄粱无梦》的制片人,“连云姐,剧本我看完了,确实很棒。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再聊一聊?”

连云很高兴梁函的回心转意,于是再次碰面,连云坚持要请客。他们先一起吃了个午饭,随后才造访连云和陈禹可导演的工作室。

工作室就在他们居住的公寓楼下一层,一进门就是三张白板,上面贴满了陈禹可导演亲手画的分镜图,左侧都还是速写线条,而最右侧的白板上则是油画版。连云向梁函介绍,陈导很在意电影画面的色彩,色彩也是他的表达。

梁函有些歉意地开口:“连云姐,不好意思,其实我之前看过陈导的作品,但是咱们吃饭那天没想起来……我能想象陈导的风格,一定会很好看。”

连云骄傲地笑,看得出来,她对自己丈夫的才华是一贯认可的。两个人在客厅坐下,大致聊了合同规则和费用,连云的预算很低,梁函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听到连云低到离谱的报价,还是拧起了眉头,他认真道:“连云姐,这个项目对星途casting而言已经是在帮忙了,如果只是我一个人在打拼,您钱给多给少,我都愿意接。但是工作室一大家子兄弟,出来干活都不容易……您一定要理解。”

两厢拉锯扯皮,最终梁函还是成功抬高了价。

钱虽不算多,但至少不用星途casting倒贴钱。

合作框架大体定下来,连云让星途casting先出合同,她再来看。梁函一口答应,法务都有这种服务合同模板,这不是麻烦事。随后,连云终于敲响丈夫紧闭的创作书房的门,把陈禹可导演请了出来。

连云很温柔地摸了摸丈夫的肩膀,“小函的合作我都谈好了,剩下有什么要求你们沟通,我去处理其他事情了。”

陈禹可摸了一下太太的手,没多说什么,目视连云优雅离开,陈禹可才严肃地问:“你答应接了?”

梁函看着陈禹可,对方与第一天饭局上无措又沉默的状态俨然不同,或许是因为在主场,又或许是终于聊到了陈禹可感兴趣的创作领域。他作为导演的自信和掌控感全部浮现出来,梁函有些不适应,但还是调整了一下表情,笑着回答:“是的陈导,剧本看过了,您之前的几部作品我也提前做了一下功课,都很精彩。您可以大概和我讲一下对演员的要求,我回去以后会先出组讯,等合同落定,就进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