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

先令张勋明白,攻城无法速胜,之后诱使对方应战。

虽然在战争中,相信对手各个都是宋襄公,默认他们会尊重约战的规则,未免太过于理想化,但是……即使对方会后悔、会增援,但既然是斗阵,其他士兵肯定和斗将时一样,都距离斗阵之地有些距离。

如此一来,便能够打一个时间差!

而白公之前的假意埋伏,无疑令张勋再次分兵伏击,更加降低了增援的时效性。

同时在陈宫看到,张勋居然选择“方阵”时,就明白对方应战的军阵中,肯定有大量新兵!

方阵并不是指,真的一万人列成四四方方的阵列,而是指一个个小的阵列,整体构成四平八稳的方形,四周兵力多、中心兵力少,攻守平衡……

和另一种,阵列在旗帜战鼓周围,布成一个个环形防御的“圆阵”,并为最基础的战法。

一般很适合新兵和老弱之兵——韩信在“背水一战”时,就是选择了方阵,而且利用三面环水的地势,避免了被对手秀军阵变化、只能正面迎敌,同时也限制了自己一方的军队溃逃,最终以少胜多。

但如今在开阔地势下,方阵的变化有限,而且陈宫从之前张勋的战略风格中,认定这应该是一个很秀的人,不可能无缘无故选择“方阵”这么基础的军阵!

陈宫一方只有四千人,其中一千并州狼骑孤悬在主阵之外,不需要陈宫指挥,只需要配合——吕布的战术直觉,会引导他冲击敌人最薄弱之处、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三千曲阿长枪兵,分成十八个阵列,都是八层纵深,行动起来还算利索。

真正的马其顿方阵,是十六层纵深,战斗时前面三四排将长枪前指,后面的纵深是斜指天空待命……

而在汉代的军阵风格中,十六层纵深的步兵阵列太冗余,很容易被针对,因此陈宫只使用八层纵深。

毕竟中原此时在战术理念上,已经将一个个阵列结合而成的军阵作为主流,这样以阵列为单位,军阵更富有变化,而并非全军都堆在一个阵列里硬碰硬。

此时张勋在高台上,也看到陈宫的步兵,所持有的武器的确很奇怪——倒不是张勋的眼神有多好,而是这两三人长的长枪,实在太扎眼。

在东汉哪怕是张飞的丈八蛇矛的原型,也并不是一丈八尺,而是一丈杆、八寸尖,比眼前曲阿军的要短了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