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江东地区,仅仅这一东一西的两大平原,就足以开垦出汉制一百五十万倾的耕地,而且只要水利配备跟得上,都可以成为良田。
而且土地集中,利于大规模的官屯、军屯,白图最想要掌握的也是这两大粮仓,如果能够将这两大平原掌握在州牧府手里……哪怕只是一半,加上水车灌溉的完善、亩产的提升,白图也完全敢拍着胸脯,放弃江东其他各郡的田税!
当然,实际上困难很多,开垦荒地容易,但是已经坐实了的耕地,谁肯轻易送给白图?
吴郡本来就是江东世家势力最强的两大区域之一,甚至别说是世家,哪怕是普通农户,也不是白图说迁走就迁走的,神农再世也不能这么干……
相比之下,鄱阳郡的情况要好些,因为山越为祸,而且本身世家实力较弱,人口密度也很低,大把的荒地等着白图开垦,已经有主儿的耕地,也可以慢慢置换。
大规模屯田的好处显而易见,未来曹魏在淮南的官屯,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过曹魏之所以能在淮南官屯,是因为淮南先是经历了建安二年、三年的大旱,导致十室九空,之后曹操为了防备孙权,又强制迁徙淮南的百姓,导致大量淮南百姓反而渡江东去,填充了江东的人口……
邓艾在淮南屯田的时候,这地方荒的一批,所以才没什么田产导致的官民纠纷。
白图总不能自己把江东砸个稀烂,就为了有地方屯田吧?
关于吴郡田产置换的事情,白图和虞翻、陆康也暗示过,不过哪怕以这两人与白图的亲近程度,也都用不予回应、假装没听懂,作为表态。
不过白图也有自己的办法,他可以做到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听说吴郡张氏、会稽虞氏,这都是贩卖私盐的大户,“煮海为盐”占了他们财富的很大比重。
现在这年景,倒是也不能因为贩卖私盐,就和这些大世家翻脸,毕竟白图也不想搞得太血腥,只是……刚好白图最近琢磨出个“沟滩晒盐法”,不算太优秀,也就比现在的煮盐法先进个一千多年,品质更高、效率高个几十倍,而且因为不需要燃料,所以对环境需求更低,可以轻易把江东现有的海盐市场碾压成渣而已……
至于占着矿山,以“铸山为铜”为经济支柱的几家,白图也不用特地追究他们私占矿产的事情,高炉炼铁、灌钢法什么的,白图也不是很想秀。
白图感觉只要给他时间,这些世家但凡不是头铁,应该都会很好说话、很有共赢精神。
“‘深井病’的事情如何了?”白图转而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