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庞统在历史、尤其是在演义中,虽然英年早逝,但却是与诸葛亮齐名的顶级谋主。

因为死的早,拿得出手的战绩,也就只有“扶主入蜀”的这一大战役,不过就是这一战,可以说是蜀汉的建立基础!

“入蜀”并不是一场战斗,而是像“武王伐纣”一样,是从内治、外交,到军事实力的全面较量,展现了庞统顶级谋主的实力。

如此英杰,会有一部天书,也并不出乎白图的预料……

而且……《天书卷五·读书》?很合理,毕竟“一命二运三风水,人丑就要多读书”!

只是庞统从《读书卷》中,所领悟到的独特谋术,令白图也惊艳不已。

鲁肃之前穷搜史料,甚至还特地借阅了陆氏的“宗族志”,从其中发现了一些疑似天书拥有者的事迹。

按照鲁肃的推测,同一卷天书,在每次出世时,因为拥有者的不同,所领悟到的能力,或者说是天书发挥作用的方向,应该也都不尽相同。

最有利的佐证是,陆逊作为与《风水卷》相性极高的继承者,因为被鲁肃发掘,提前接触到了天书,然而他从天书中领悟到的,却并不是“观地气”,而是“绝阵”——一种配合用兵、战术,可以极限利用地利的谋术。

如果说“观地气”是战略级的运用,那么“绝阵”就是在战术意义上,来利用地势之变……

无论从何种方向来领悟天书,也都很分出高下,只有最合适的方向、没有最好的方向。

不过庞统对《读书卷》的领悟方向,的确惊艳到了白图,除了基础的“心分多用”之外,庞统对《读书卷》的晋阶应用,显然是倾向是“模拟”,或者说是以“读万卷书”来代替“行万里路”!

“庞德公觉得……士元的能力,应该侧重于兵策?”白图目光灼灼的问道。

白图是庞统见过的,叔叔之后第二个用这种眼神看自己的人。

“不错,叔叔说我的能力,是可以减少‘成长’的成本,而‘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正是成长成本最高、也最危险、也最重要的大事。”庞统说道。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庞德公说的的确有道理,先秦时“纸上谈兵”的赵括,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