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页

这射速不可能是长弓!

五牙大舰,仅仅控弦之士就有九百,分布于五层,平时是使用三段射——一名弓手射出箭矢之后,会让开箭孔,换出第二位、第三位,以此循环。

只要按照指令,从箭孔中,射出指令通知的角度的箭矢就可以,只有一个箭孔的视野,也无法瞄准……

而三人轮动,基本可以最大程度的平衡弓手手臂疲劳与箭矢射速、威力,性价比最高。

因为是按照鼓点来射,每一批的节奏,在弓手体力不支之前,基本不会乱,所以表现为一阵阵的密集箭雨。

相比之下,单层的艨艟中,同一时间射出箭矢,远比五层高的五牙大舰中射出的箭矢要稀疏,但是……频率始终维持着!完全没有五牙大舰的停顿。

这也是鄂城的制造业和金陵、京口比不了的原因——换成流水线出来的连弩,射击频率不会差这么多,明明是一起开始放箭,但是射出来却乱糟糟的,而且越来越乱。

“难道是多段射?不对……那个船舱里,怎么看也不像能挤下几百人的样子。”周瑜皱眉道。

以艨艟的船舱大小、箭孔密度,应该不可能是多段射才对——根本容不下那么多人。

“恩?似乎会停顿一下……又开始了!中间的间隔,也只有一息左右而已。”周瑜观察着,脑海中脑补出一位位弓手,以一息三箭的速度迅速张弓射箭。

一息,是指人的一呼一吸,一般来说大概是六秒……

两秒一箭?周瑜脑海中的情景,一下子鬼畜了起来。

“和我相同的能力?不可能,即使是我,也进行这么大范围的增幅,黄祖手下……不,应该说是全天下,也不可能有精神力强我这么多的人。”周瑜一边嘀咕着,一边在五牙大舰最顶,统观着战场。

只见三条艨艟,还有大半的斗舰,此时都有这种射速……总体火力一时间并不弱于三艘五牙大舰太多!

一时间苦了双方走舸、快浆船上,要负责接舷战的士兵,此时不仅伤亡剧烈,而且不得强近……

“公瑾!这样伤亡太大了,将五牙大舰贴上去吧!”孙策连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