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页

这也是为什么,赤壁一败后,荆州转瞬“易主”——其实易主的,只是本身就没有被北方实控的荆南,真正献降的南郡、南阳郡,其后一直是“魏荆州”。

而刘琦一个在刘表病重后,为了避免被南郡世家所害,才去了江夏的世子,在荆南四郡能有什么“名望”?

可见荆南四郡能够重新姓刘,还是刘磐的功劳……

刘磐听说大将军府居然要从五岭抄过来之后,也日日茶饭不思,对摩忽肯那些明知道是狮子大开口的要求,也都尽量满足。

虽然平时他也以善战著称,但面对大将军府,却没有任何底气,仅仅是江夏失守的消息,就已经令其快要愁白了头。

这时居然还有人敢质疑自己,质疑之人……还是坐在角落里的一名小将,刘磐也是压不住火气。

“住口!此等机要之事,也是你一个偏将能插言的吗?”刘磐喝止了这劝战的小将。

小将看起来很委屈地说道:“太守,去年那摩忽肯还带人袭击了武陵南部的三个县,此人不仅畏威而不怀德,而且还贪得无厌,我们何必……”

“文长!”一旁的黄忠,小声喝止了这小将继续说下去。

刘磐显然也不愿意多说,草草便散了议事,差人将物资送去五岭……

摩忽肯贪得无厌,刘磐又怎么会不知道?

不过现在刘磐也只能寄希望于,五溪人能够在五岭阻住大将军府。

否则一旦五溪人和大将军府,还有扬州的山越,一起卷过来,他又拿什么去守荆南?

而且……在刘磐看来,摩忽肯的野心虽大,但格局却十分狭小,相比于将军府,不仅威胁小,甚至他的“狮子大开口”,也有些一起学猫叫的意思——随便压榨一下荆南的狗大户就能满足!

离开了长沙太守府之后,被黄忠称呼为“文长”的小将,依旧郁郁地问道:“黄将军,您之前难道也不赞成我说的吗?怎么不劝一劝刘太守呢……”

周围其他同僚,闻言全都讪讪的躲开这小将——见过憨的,没见过这么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