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页

如果不是刘晔的“感同身受”,刚好感知到了邓芝的立场,之后……自己的本能的想要代入,恐怕以刘晔的精神力,即使受到“感同我受”的影响,也不会太明显!

没错,刘晔还没有意识到,两个年轻人其实也已经令他中招,甚至可以说有一半是他自己跳进去的。

的确刘晔探到了楚国的一些底线,但与此同时,步骘和邓芝也并不是躺平被刘晔玩弄。

刘晔离开时,虽然两人一副受到打击的样子,但实际上已经基本也达到了预期。

当然,除了两人本身能力之外,楚国的硬实力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本身在面对魏国时,楚国的底气就更足,这不是话术能改变的。

虽然现在楚魏并没有就此达成正式的协议,因为刘晔要向曹操请示,哪怕只是土垠县的很小一部分、沿海的一点点,也不是刘晔能做主同意的,但是刘晔觉得,以自己争取到的条件来说,大王应该八成会同意下来……

第四百五十三章 一铢钱

第一届科举陆续有人觉醒专属谋术的例子屡屡出现,令白图明白,这绝非偶然,而是科举登榜,真的对觉醒谋术,有某种引导效果!

算起来也并不奇怪——谋术的觉醒,本就是受到自身才能,以及所担任的官位,两个方面的影响。

既然“官位”对谋术有影响,那么具有仪式感的科举,会有相似的效果,也就并不奇怪……

为此白图特地和虞姬、楚姬等等重用的城姬异姬,研究过此事。

虞姬建议白图,下次科举的时候,可以营造更强的“仪式感”,或许会有更强的引导效果,说不定届时登榜前三的士子,能够当场觉醒相应的专属谋术!

如此一来,既可以提升楚国的实力,同时也可以增加科举的吸引力。

而刘晔在取得礼部的海船通商许可后,在等待魏国回信的同时,也开始和户部商谈价格。

和楚国打交道,已经不是一两次的刘晔,这时已经比较熟悉这个流程,也明白其中的套路。

比如在与礼部商谈的时候,更多是针对“允许某种商品可以交易”这种许可的性质,来进行商讨,而与户部商谈的时候,则是纯粹的“利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