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页

不过……

殿阁大学士,更倾向于是给白图出主意的地方!

顾雍等人的想法一来是略有守旧,二来是与士族利益牵扯太深,并不符合这一点。

相比之下,陆康则完全不同。

陆康固然是江东世家的“扛把子”之一,会在殿阁中,争取世家豪族的利益、尤其是江东大族的利益。

不过本质上,陆康的“争取”,是在为白图、为楚国,寻找一个平衡点,他感觉不够平衡,会直接和白图反应,并且也会竭力在可以接受时,平息一些利益受损的大族的反弹……不会动欺上瞒下、损公肥私的心思。

这不仅是品性的问题,也是因为陆康的年纪与经历,令他有这种豁达的态度,事实也证明了,陆康的做法,才是最有智慧的。

看现在楚国的风光、江东大族的风光就知道,之前的“买卖”,谁都可以说亏了,江东士族绝对没脸说亏!

可惜,想找出第二个陆康,很难。

不过现在的形势,倒也已经没有陆康充当白图与江东士族的润滑剂时那么紧迫。

毕竟楚国新政已经在吐红利的时候,也就是最平稳、最能平复分歧的时候,而且内部的各方派系,从吕布为代表的白图本家,到南郡大族、南阳大族、外来士族,以及比重越来越大的“寒门”……

还不是数江东大族最舒服?

毕竟吕布一批人,都不怎么长于钻营,江东基本就是早些年白图施政的基本盘,各个都是吃了全套红利,与此同时……其他派系这些吃肉不挨打的家伙,也已经眼气很久。

虽说楚国正值朝阳时刻,内部派系的争斗,也都是以“竞争”为主,至少不会有什么恶性内耗,但江东大族,现在绝对是最积极贴近楚王意愿的。

这点从各部的数据,就可以看得明明白白——士族之中,江东出身的年轻子弟,参与科举的比例最大,加入海军、开拓军,加入海外总督府的最多,对各项工坊规定也都最支持。

“虞尚书性情高亮,好是不群,折而不屈……可担当此任。”陆康有些瘪嘴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