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页

仔细想想,他们遇到了这么多楚国的考生,其中真正士族出身的……十之一二?

这也正是很多楚外生员,心里渐渐从鄙夷到郑重的原因——不是楚国的士族鄙陋,而是人家渐渐在超出“士族才能读书、才有前途”的阶段!

换成是在自己家乡……

这些普通农户,在如今的乱世之中,为了保全自己,只能依附于当地的士族,要么被朝廷盘剥、要么被“罩得住”的士族盘剥,子子孙孙都是如此。

读书?

想什么呢?

而楚国能做到这一步,至少说明了两点……

一是在楚国中,衣食无忧的“富户”,比例十分惊人,二是在楚国中,蒙学、甚至进阶教育的成本,很低!

“那又如何?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刘琰也意识到了,这背后的问题,不过还是不服气的讥讽了一句。

这话是孔子说的,后世对这话的“解释”,各有不同。

不过可以确信的是,这话的“夷狄之君”正是讥讽当时的楚国和吴国的君主,而汉代的主流解释,也是孔子哀叹楚国这种“夷狄”都有称职的君王,然而“诸夏”的各国却没有称职的君主。

刘琰现在提起来,则是想讥讽——一群夷狄,学了些文化,也改不了他们夷狄的本性!

刚好白楚也是以“楚”为号,更有嘲讽的效果。

杨仪听到之后,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很想问问他……

刚才是谁没有解出那个几何计算的问题,结果被家里是瓦匠的那位楚国考生,三两下就解好的?

刘琰被杨仪看得有些要恼羞成怒,而杨仪终究也不想和主公更信赖的刘琰过不去,只是提醒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