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大将鲁钦

鲁钦也讲了自己对辽东战事的看法。

“此时攻又不适合攻,守也不像守得样子,主帅在想什么呢?”

这话一点也不客气,但一针见血。

王宏宇跟鲁钦、韩浚一起看辽东前线的形势图。

目前,王化贞把大量兵力平铺在辽河以西的一片堡垒,实施画地分守的方针,将2万步骑沿 120里防线一字摆开,平均使用兵力,采取消极被动的防御部署。

他新招募的明军有半数为辽东难民,按说他们士气应该不错,跟侵犯家乡的敌人有深仇大恨,但是实际情况不怎么样。

起初有的难民没被安置好,对明朝仇恨与建奴一样;有的难民被建奴打怕了,想尽办法逃往关内做佃户,还有的逃亡沿海岛屿,有的渡海到山东、朝鲜......

王化贞见此形势,就对辽民施以怀柔,许多将领被提拔任用,难民也被优厚对待。看起来民心倾向于大明了,但是内在隐患很大。

“大明两次大败,就算对难民怀柔,许多人也对大明没信心,觉得再打还会大败。”王宏宇上次去辽东深知这个道理。

“确实,老百姓很实在的,不会信嘴上说的。”韩浚也觉得王化贞在此事上比较稚嫩。

“我倒是早想着去打建奴了,就是咱们明军各部很少协同,一万对一万根本不吃亏,六万对六万,就缺乏协同打不过了。”

作为军中大将,鲁钦看出了明军最大的弊端。

保定镇近2万兵马对阵建奴两个旗,是绰绰有余。

宣府镇可以打2个旗、大同镇能打两个旗、残破的蓟镇也不会输给两个旗。

但是宣府、大同、蓟镇、保定在一起,对战八旗一起,基本上有败无胜。

这很可惜。

宣府、大同、蓟镇、保定的兵马其实关系还算不错,兵卒军吏将领之间也有流动,但是很少有合练,更没有统一的将领。

相反,八旗之间关系很不怎么样,但是合练的机会非常多、经常协同作战,努尔哈赤又有绝对的领导权,指挥起来就像使用自己的手脚一般灵便。

王宏宇略微沉思。

这个问题是致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