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俞咨皋

皇帝、内阁、兵部和司礼监一致同意,择机驱逐敌人。

南线主帅为熊廷弼,指挥闽浙发起进攻。

之前已卸任辽东经略,加职兵部尚书,赐尚方宝剑,任闽浙督师,负责保卫沿海澎湖及宝岛,指挥两省兵马,可调动南直隶、江西的人力物力,驱逐侵犯宝岛的倭寇与红毛夷。

福建巡抚南居益、新任浙江巡抚洪承畴及两省兵马,由熊廷弼指挥。

北线为王宏宇,以南直隶、山东和天津的兵马,遥为支援、阻敌增援、断敌后路、威慑倭国、声援高丽反抗者。

英国公张维贤、直鲁总督韩浚不直接隶属王宏宇指挥,但是明确诏令配合王宏宇出力支援。登来巡抚袁可立、总兵沉有容等都归王宏宇调遣。

这次的军事行动南北两线同时发动,南线首先登陆对盘踞宝岛南部尼德兰占据的热遮拦要塞进行围困;北线首先断掉倭国大军的后路,并且截断倭国的补给线。

南线方面俞咨皋的福建水师,先保障澎湖的海上通道,运送兵力和物资于澎湖。

提起俞咨皋,首先必须介绍其父俞大遒。

俞大猷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

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

他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仍旧全力打击倭寇。

在与倭寇的战斗过程中发现,倭寇虽然从海上来,但是却擅长陆战,不擅长海战。于是俞大猷招募训练一支水师,并选用福船与倭寇在海上战斗。

在战术上,俞大猷也指出,海上作战,无非是以大船打小船,以众击寡,以大铳打小铳。实战过程当中,俞大猷建立的水军与戚继光的陆军相互配合,有效的对倭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俞大遒还着有《兵法发微、《剑经、《洗海近事、《续武经总要等军事、武术作品,后人将俞大猷生平所作诗词等编汇成《正气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