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养精蓄锐

如水剑道 花淡茶浓 1545 字 2022-11-14

陆秋娘听完,久久不语,知他是好意,便道:“那便先不去了。娘娘若有灵,当会体谅我罢。”

杨三郎大喜:“秋娘妹子放心,待贼兵退了,俺必与你同往!时候不早了,你同虎儿里间歇息。”秋娘便将缝好的半袖衣塞到杨三郎手中,回里间歇下。

翌日天色微明,关大石便逐个上来叩门。牛冲、杨三郎被先后叫起,睡眼惺忪,哈欠连天,不知这大哥有何吩咐。关大石将二人引到谷内的一块空地上,喝到:“站直喽!”杨三郎、牛冲一激,虽有不解,但还是打起了精神。关大石道:“俺昨夜思量了半宿,如今父兄、妻子之仇未报,杨柳庄也回不得了,不如俺们兄弟几个就在这山谷勤加操练、养精蓄锐,等候时机,一雪国仇家恨。”

杨三郎想到音信全无的大哥二哥,被激发出血勇来:“俺都听大石哥的!”牛冲本就勇武,自然一口应了。

三人于是做了些一木桩,下端砍削成尖,排成一列、插在空地上。因知蓟州贼兵大多身量高大,每根固定好的木桩都有一人多高。关大石给这方空地取了个名字叫“山谷校场”,并定下规矩:每日晨起后一个时辰、临睡前一个时辰,在山谷校场集中操练。其余时间入山打猎采集,作果腹之用。若食物富余,便轮流给上清观送去,以飨难民。

于是,三人便又接着忙碌起来。关大石先将马的鞍鞯卸下,在茅舍中藏好,又将几人夺得的短刀全部收起来,将贼兵铠甲上的铁片拆下,准备改日找个铁匠熔了,打制成铁锄、铁鍤、铁耙、柴刀之类,供日后用度。

杨三郎和牛冲则提了柴刀,在山林中寻些野枣树,拣长短粗细合适的砍下,削剥成九尺上下的长杆,靠在茅舍四周的墙壁上晾晒。忙完这些已是午后,期间陆秋娘做了几碗肉粥端出来,三人囫囵吃了,便接着忙活。

下午三人同行。顺山谷而上,一路挑拣些修长、扁平的石英石、花岗石、玄武石,放在随身的背篓中,不到一个时辰便返回茅舍。三人按大、中、小三等,将石头分类。又抽出柴刀,用刀背将条状石块刮出一圈圈凹槽,凹槽只占石块的一半不到。关大石又取来三根长杆,将三小块加工好的石块,用绳索固定在长杆上,三柄简易的石矛便做成了。

关大石随意抽来一柄,在山谷校场上演舞起来,引得杨三郎、牛冲拍手叫好。陆秋娘抱了关虎儿出来晒太阳,闻声过来,也是连连称彩。关虎儿年岁尚幼,看得稀奇,竟也“呜呜呀呀”叫了起来,被关大石看得真切,心下甚为宽慰。

一套枪法耍过几遍,关大石额头上已是密密的一层汗,被他挥袖摸去:“三郎兄弟、牛兄弟!咱们先回去吃些东西,天黑以后在这里会合,俺来教你们如何操练。”语罢转过头,满脸慈爱,“虎儿!让爹爹来抱,今晚咱爷俩一块睡!”秋娘便将关虎儿递过去,关大石在怀中抱好,便一路向茅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