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洛阳北市

如水剑道 花淡茶浓 2584 字 2022-11-14

杨朝夕做出为难之色:“我也只是客居之人,过些时日还是要回山的。水希子、花希子的性情,都不大可能、倒戈过来帮助你……”见方七斗脸色不睦,便改口笑道,“也只有那小丫头月希子,最喜欢学各种武艺,你可以拿各种武艺去笼络她,让她给你讲讲镜希子师姊行止习惯、衣食喜好之类。女子嘛!总有软肋,从她容易接受的地方入手,以水磨工夫、徐徐图之,十之八九可成!”

方七斗沉思着点点头:“嗯……貌似有几分道理。不过你这般年纪,怎么会懂这些?!原来也是个不肯安分守己的小道士!我便先代公孙观主管教管教你——”方七斗说完,怪叫着便扑了过去。

杨朝夕闪身躲开,笑道:“都是听卓师兄他们私底下说的。今天不过是鹦鹉学舌地搬弄过来,果然逃不过方师兄的法眼!”

方七斗这才站好,满意地道:“既然杨师弟这么有诚意,那咱们可以去北市取货了。那木刀前天已经订好了,也没花费什么,这次便算是赏你的!”

杨朝夕想了想,便把伸进怀里的手缩了回来,笑道:“如此,便谢过方少侠了!改日从麟迹观告别回山,愚弟便回请你一顿‘花酒’,聊作谢仪!”说完,两人相视大笑。

洛阳北市,坊门有些残破,许久未曾刷涂丹漆的椽头,在乌瓦下裂开缝隙。斑驳褪色的残漆在裂缝边坚守,仿佛仍在怀恋、已然故去的盛世繁华。

午后市鼓敲响,仿佛经历了半日隐忍的北市,突然将热闹推了出来。被十字坊道分割开的坊市中,密布着曲折交错的巷曲,大大小小的彩帛行、瓷器行、香行、酒肆、食肆,在坊道巷曲间星罗棋布。将市井烟火之气,演绎得淋漓尽致。不时便有一队队不良卫穿梭过去,震慑着欺行霸市、坑蒙扒窃之流,维护着这一市的安定。

驼铃闲散,马鸣急亢。如蚁群般流动的小民和商贾,在北市的房舍、棚摊内外商量着价格。也有五官略显奇异的回纥人、粟特人、吐蕃人,夹杂其中,用不大流利的汉话,谈成了一笔笔或大或小的交易。

杨朝夕跟着方七斗,在人群里穿梭。两侧高低不等的屋舍,身边摩肩接踵的行人,都令人心里生出奇异而虚幻的感觉。

杨朝夕一面跟紧方七斗的脚步,一面东张西望地看着各种行肆,幼时随娘亲来过几次的经历,从记忆里一点点浮现,却很难与眼前之景重合。

那时尚且幼小,对这样的陌生环境,多半是好奇与戒心参半,看着母亲艰难地将一些绢纱、蚕丝换成大钱,再用大钱换成米、盐,对其间的苦楚,尚不能全然看透。

此时一路匆匆扫过,偶尔也能看到与娘亲年纪相仿的村妇,将货担靠在道旁,叫卖着菊花、山茱萸、葵菜等,声音干涩却执着。心中不免微微地疼了几下,才想起自己已是许久、未曾回去山庄见娘亲了。

一阵绕行穿梭,终于找到偏居北市某处的一处木作行。木作行前摆着几张方案、月凳、小几,一个中年木匠站在房舍外棚下,“咚咚当当”地挥着斧凿。见到方七斗过来,才抬起头笑道:“方小爷,你要的木刀昨天就削好了,用的可是阴干了的老柘木。你看看,把俺那斧头都砍得卷刃了。”

方七斗也是爽朗一笑:“刘世伯费心!这是剩下的银钱、只多不少。也够再打一把斧子的花费了。”

“那便谢过方小爷了!您再验验货。”那姓刘的木匠接了银钱,笑着解开一块包作长条状的麻布,露出两柄周身光滑的木刀来。

方七斗拈起一柄、直接递到杨朝夕手中,自己才拿起另一柄,上下端详了一番,笑着赞道:“不错!不错!这刀锋若开了刃,只怕比铜铁打出来的,也差不到哪去!”

杨朝夕捻指搓了搓刀面、吞口,又轻轻挥劈了几下,也是连连点头。两人拜别了刘木匠,便向这北市的东坊门走了过去,出了北市东门,便是那景云观所在的立行坊了。

两人心满意足地在巷曲间行走,接近北市东坊门时,却听见前方一阵嘈杂。原来是这北市中几个浪荡子,已掀翻了一个妇人的摊点,其中一人还叫道:“若不交足银钱,不但要砸了你今日生意,日后这洛阳城中,便也不许你再来卖货!”

那妇人褐裙荆钗,是个再平常不过的农妇。她一面点头、一面去捡那打落在尘土中的绢帛,口中告饶道:“几位官爷!今日妾身刚过来不久,还没换得银钱,若肯待我将货卖出一些,一定……”

另一人冷笑着上来,一脚踹在那农妇肩上:“没钱你来做什么买卖?!是来空手套白狼的么?武侯铺的大人们要抓的、便是你这等奸猾行商……”那农妇受了这一脚,却顾不上疼痛,又伸手抓住稍远一些的几束蚕丝、拢在身前,心疼得将灰土拍落。

杨朝夕、方七斗看得真切,均是眉头紧皱。方七斗拍拍他肩膀道:“世间不平之事太多,不是咱们能管得过来的。先去圣真观还刀罢!”

说完,却见杨朝夕双眼赤红、目眦尽裂,望着那农妇一声痛呼:“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