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番外

郁鸣声垂着脑袋几乎不敢去看原君怀。

原君怀却神态从容,只目光中带着点疏离的冷意。

随后,他轻轻叹了口气,抬手在策论上一扫,将那份策论扫落在地,还带落了一只茶盏。

茶盏应声落地,碎在了郁鸣声脚边。

“君怀兄……”

“不要这么称呼我,你我并没有那么亲厚。”

原君怀一句话,将郁鸣声一颗心彻底打入了谷底。

后来,郁鸣声是被原悄赶出原府的。

站在原府门外时,不知为何,他竟然觉得松了一口气。

他终于不用再背负着太子的命令来欺骗原君怀了。

尽管被赶出了原府,可往后他再面对君怀兄时,至少不必再满口谎言。

如今,他总算不惧将那颗心剖给对方看了。

当日,离开原府后,郁鸣声去了一趟酒馆。

不过他只浅酌了一杯,就作罢了。

因为他知道,君怀兄肯定不喜欢酒气。

对方那样清醒的人,若真知道他借酒浇愁,肯定要瞧不起他。

郁鸣声没有告诉过任何人,自十六岁那年,他心里就住进了一个人。

那年他第一次去梅园,在诗会上见到了原君怀。

彼时原君怀尚未遭遇那场意外,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他样貌生得俊美,气质宛如出尘的谪仙,在满堂才俊中,总是最耀眼的那个。郁鸣声那个时候,连上前找他搭个话都不敢。

那场诗会中,有个对诗的环节,规矩是题主出了题点人对诗。被点到的人若是对上了倒好说,若是对不上则要在众才子面前丢人现眼。所以诗文不好的人,一般到了这个环节都不会入座,省得自己找不痛快。

可郁鸣声那会儿年幼,什么规矩都不懂,稀里糊涂就坐在了众人之间。

也不知是谁见他年幼故意想逗他,便出了“洞房花烛”一词。

这题其实算不上难,但郁鸣声那会儿还是个未通人事的少年,连姑娘家的手都没摸过,哪里会知道这些?众人见他对不上来,便纷纷发出了揶揄的笑声。

其实看热闹的人也没什么恶意,不过是逗他玩儿。

可那时郁鸣声年幼,正是好面子的时候,对不出诗还被人围着笑话,哪里能过得去?

片刻间,他便臊得满脸通红,眼底带着点羞愤,像是随时要龇牙咬人似的。

就在这时,原君怀忽然开口道:“这题好哇,怎么没人出给我!”

众人闻言都看向他,便见他望向郁鸣声,笑道:“这题我想对,我与你换如何?”

原君怀在这个时候开口,自然是要帮郁鸣声解围,而且为了顾忌对方的面子,他还找了个由头,可谓细心又体贴。

不等郁鸣声反应过来,原君怀便朗声以“洞房花烛”为题,对了一首诗。

看热闹的文人们鲜少有这样玩笑的时候,纷纷喝彩叫好。

只有郁鸣声怔怔看向眼前的原君怀,一颗心跳得极快。

他想,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好看又心软的人?

自那以后,少年郁鸣声便有了心事。

当日回府后,他偷偷点着灯躲在书房里,连夜画了一幅画,画中是一袭白衣的原君怀。对方头上别着青玉发簪,肩膀上落了一瓣红梅,看着就像是一块不染尘埃的寒玉。

临睡前,郁鸣声又想起了原君怀作的那首诗。明明那首诗说的是洞房花烛这样私密的事情,可从对方口中吟诵出来,丝毫不让人觉得唐突……

而那晚,郁鸣声做了一个梦。

梦里是他与那副画里的人……

少年懂得太少,梦里甚至不知道该和对方做些什么,只觉得心跳得极快,想和对方亲近。后来他偷偷从书房里翻出了一本画册,看过之后,便隐约明白了“洞房花烛”的意思。他一边觉得羞耻难当,一边又忍不住想起梦里的原君怀。

他想,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和对方站在一起?

那日之后,郁鸣声读书越发用功。

他一直盼着能让原君怀看到自己,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也好。

可原君怀那样的人,身边注定少不了朋友。

郁鸣声有好几次鼓起勇气,最终都没敢去和对方搭话。

他心想,再等等吧。

等他优秀一点,再优秀一点。

这样他面对原君怀时,就不至于无地自容。

可当他羽翼渐丰,终于一步步靠近对方之时,却传来了噩耗。

那场意外,令大半个京城都惋惜不已。

卫家大公子不幸亡故,原君怀的双腿也废了。

得到消息后,郁鸣声特意跑去了原府,他立在原府外头的街角远远看着,一直到入夜后才离开。

回府后,他重新打开了诗会那日自己画的那副画。

画中的原君怀依旧俊美无比,和从前没有半分不同。

可现实中的原君怀,却已经站不起来了。

他后来辗转打听过,甚至偷偷请了名医去帮对方诊治。

但彼时的原君怀受到的打击太大,已经有了自暴自弃的倾向。

后来家里人怕继续刺激反倒让他寻了短见,只能先安抚他的情绪。

郁鸣声那段时间还特意把自己弄病了去过几次济仁堂,只为了打听原君怀的近况。可他什么都帮不上,甚至连见对方一面的勇气都没有。

一晃数年,昔日的少年已经长成了青年。

在梅林再次见到原君怀时,郁鸣声才知道对方并不认识自己。

数年前那件小事,对原君怀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可对郁鸣声来说,却像是暗夜里不灭的萤火,陪伴着他度过了无数个仿若没有尽头的黑夜。

他想,对方不认识他就不认识吧。

他们可以重新认识……

于是,从梅园到原府,郁鸣声借着托原悄制作木轮椅的契机,不断接近原君怀。他们渐渐从陌生人成了点头之交,原君怀一开始对他总是淡淡的,后来偶尔烹茶时,会问他喜欢喝什么?

再后来,原君怀时不时也会主动询问几句他的近况。

他对对方的称呼,也从原兄变成了君怀兄。

可惜好景不长,一切都因为这份策论戛然而止。

郁鸣声拿着手里的策论,忍不住怀疑对方说不定早就有所觉察了。

聪明敏锐如原君怀,怎么可能那么容易信任一个人?

不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也让郁鸣声对原君怀有了一些了解。

他的君怀兄,看着聪明睿智,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容易心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