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成立山东都司

大明之后 青史尽成灰 1500 字 2022-11-14

谢迁也注意到了阎尔梅,因此点头,“这位大师武艺非凡,冲阵杀敌,俺谢迁十分敬佩。”

阎尔梅笑着站起,“谢头领起兵抗清,忠义无双,我也非常钦佩。方才朱公子说抗清是最大的事情,我是极为赞同的。而且我以为天下所有抗清的仁人志士,豪杰英雄,也都应该联合起来,成为一家人,拧成一股绳,才能有胜算。”

谢迁点了点头,“这话没错,可据我所知,应天陷落,弘光皇帝已经被俘,这大明朝,可还有人抗清?”

“有!”阎尔梅干脆道:“谢首领,大明三百年江山社稷,岂会没有忠臣良将?黄道周老大人已经扶唐王登基,年号隆武,继续抗清大业。”

“当真?”谢迁怔了一下,不由得看了看朱老爹,他可是一心想立一位鲁王,现在南方的唐王登基,那到底要怎么办才好?

阎尔梅继续道:“谢首领,你可知道唐王?”

谢迁想了想,恍然大悟道:“莫不是当初领兵勤王,结果被崇祯皇帝圈禁凤阳的那位唐王?他倒是个有骨气的。”

阎尔梅微微叹息,崇祯混成了孤家寡人,绝不是没有原因的。崇祯九年,清军入寇,唐王募集一千多人,要去北上勤王,结果崇祯接连降旨申饬,最后干脆把唐王给圈禁起来,打不了清军,我还打不了小小的唐王?

就这样,唐王一直被关到了京城沦陷,他侥幸跑到了南方,弘光帝被俘之后,他才被拥立为皇帝。

“这么说大明正统尚存了?”谢迁沉吟道。

阎尔梅忙点头道:“确实,我还知道,榆园义军,也派遣使者,前往南方,希望得到册封,一道抗清。”

谢迁又是一怔,忍不住道:“榆园义军可是闹了好些年了,他们现在也愿意和朝廷冰释前嫌?”

阎尔梅道:“大敌当前,榆园的好汉们确实愿意捐弃前嫌,和大明朝廷一起抗清。我此番前来,就是联络各地豪杰,同心同德,一起赶走鞑子。”

谢迁再度陷入思忖,片刻之后,突然拍着脑门,懊恼道:“这么说,俺想拥立鲁王,统领山东抗清义军,还是不自量力了?”

榆园义军的实力远在谢迁之上,人家都愿意归顺大明正统,你在这里立个鲁王,又算什么事?

朱颐垣见谢迁有所犹豫,心中大喜,连忙道:“谢头领,老贼洪承畴正在山东,准备南下,弘光皇帝被俘,天下抗清士气受挫,在这个关头,似乎更应该一心一意,打击清廷,挽回民心,至于权位,反倒是在次要的。”

谢迁皱着眉头道:“朱公子,你当俺要拥立令尊,就是为了权位吗?俺是要号令三军,名正言顺。你瞧着,到了现在,你还叫我谢头领,俺岂不是梁山好汉了?”

朱颐垣连忙摆手,笑道:“晚生以为头领是真正替天行道,匡扶社稷,比之梁山好汉,要高了不知多少倍。”

谢迁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冲着自己手下道:“听见没有,朱公子可说了,咱们比梁山好汉强多了!”

山东父老,自然对梁山有着不一样的感情,朱颐垣的夸奖,算是戳到了大家伙的心坎上。

谢迁笑过之后,却还是叹道:“纵然如此,也算不得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