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湛俞是司机,许知选了副驾,裴明霄和姜宥则坐在宽敞的后座。闻言,裴明霄瞥了男生一眼。
那天收到满满两页微信时,他便猜出对方不是给他发的,而是想和姜湛俞吐槽工作中遇到的奇葩事。
现在人家问起来,他反倒轻描淡写,不愿意多说。
“能解决就好,能解决的都不叫问题,”姜湛俞刨根究底,“那你碰到什么小茬子了?”
见这人非要问,姜宥只能无奈道:“没什么,杂志社个别员工看不起国货。”
现在但凡有点经济基础的,除身上穿的衣服外,一般不会选择国货。所以以姜湛俞和许知的出身,大概不会和他产生共情。
果然,满车的寂静印证了这一点。
见没人接话,许知赶紧开口:“为什么看不起国货,我觉得国货挺好的呀。前段时间我去逛街,随手买了支……叫什么来着……那个牌子的口红,感觉外壳很漂亮,性价比特别高。”
姜宥点点头:“你说的这句话,就是有些人瞧不起国货的原因之一。”
许知怔了下,疑惑地看向姜宥。
姜宥深吸口气:“除了性价比高,你能找出那只口红的其他优点么。”
“其他优点……我想想,它的颜色中规中矩,质地不如tf,饱和度不如cl……似乎想不出特别突出的优点。”
姜宥“嗯”了声,“所以,拿彩妆举例,大家说起国货时提到最多的是两个词——‘平价替代’和‘性价比高’。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敢定高价,怕高价竞争不过已经有消费者基础的大牌。”
“比如说口红,国货卖到一百至二百,消费者不如买ac,卖二三百以上的话,dior、ne……无数种品牌供君挑选选,”姜宥摊摊手,“在定价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下,需要生存的国货厂家只能用全力做到最好。可‘做到最好’并不意味‘发挥出最佳优势’。不止美妆,其他许多国货品牌包括珠宝,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那国货要怎么摆脱困境呢?”许知听的入了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