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电子产业的差距并不大

而我们把早期………光刻机,是采用接触式刻纹,即掩模贴在硅片上进行刻纹,咱们国家的东方红卫星内部的很多集成电路版都是以这种方式刻录下的,不过这种刻纹容易产生污染,且掩模寿命较短。”

周明一边仔细地看着一边自言自语道,显然面前的这台刻录机已经不再采用汞灯了,但具体是什么光源,看来还得打开研究。

“周教授,现在光刻机采用的都是采用氟化氪准分子激光作为光源,这可以将最小工艺节点提升至零点一微米的水平,这台设备在光刻工艺上采用的是扫描投影式光刻,也是现在光刻机通用的一种,光源通过掩模,经光学镜头调整和补偿后,以扫描的方式在硅片上实现曝光。”

呈贤此时出现在了现场,他虽然是一位芯片设计师,但对于晶圆设备也很了解,几年前也曾经到过湾湾那里对那边的工人进行培训。

呈贤这个人对刘琅非常“崇拜”,在他眼里刘琅就是一位时代巨人,所以现在下定决心要好好跟着刘琅学习,这点技术自然不会私藏了。

“准分子激光做为光源?真是厉害,这种激光技术在二十年前我们只是在课本上听说过,当时苏联似乎正在进行研究,我们国家的激光技术其实也很先进,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开始研究了,不过只用在了国防当中,现在美国人都应用到了生产之中了,佩服,佩服!”

周明连连感叹。

就在西方国家的芯片产业渐渐显露头角之时,在这一时期的国家却正处在一片混乱之中,虽然国家也没有放弃研究工作,可是那些人才早就不是当初的那批人了,因为老一批的专家大部分都被发配到下面去“种地放牛”了。

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国家的半导体产业开始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还试图想要将半导体产业重新恢复过来,但是由于此时相关技术已经落后外国,要想提高最快的方法就是引入国外的技术,江南无线电厂的这套设备就是在这段时间引进的。

但国家很快就发现,自己兜里的外汇实在是少的可怜,引进了这项技术就无法引进其他技术,此时国家又将炼钢炼铁做为国家工业的首要目标,仅仅保钢扩建这一个项目就付给岛国五十亿美金,几乎把多年来的外汇储备都掏空了,而做为高投入的半导体行业就被放弃了。

周明简单的把国家在光刻机技术方面的发展说了一下,其他人都在仔细的听着,无不为之惋惜,但刘琅听了却是大为震惊,原来国家还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辉煌”。

“想不到在二十多年前国家就已经制造出了光刻机,如果一直研究下去,等到了三十年后,恐怕世界上能够制造光刻机的公司还得加上中国企业了。”

在三十年后,国人总是认为国家的芯片技术太落后,钱没少花,但还是提高不上去,美国一发怒国家都发懵,但是现在,事实绝对不是这样。

国家半导体行业基础的确雄厚,起码在六七十年代绝对可以排在世界一流水平,整个七十年代国家处在混乱状态,半导体行业便停滞不前,而国外的技术突飞猛进,两者差距就被迅速拉开,现在是八五年,中国和国外的技术相差还不是太多,根据刘琅估计也就有一代左右的距离,不像工业机床,就是德国二三流水平的设备拿到国内也比你高出一代。

中国和外国在集成电路上的差距应该是在八十年中后期才被彻底拉开的,因为这个时期是电脑产业飞速发展的阶段,集成电路的制造开始遵循“摩尔定律”,也就是每十几个月技术就会彻底更新一代,从九十年代初到新世纪头十年,这将近二十年时间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如大爆炸一般发展,制程工艺也从几微米发展到了十几纳米,中国就从被彻底抛下,再想发力追赶这近二十年时间被落下的距离无异比登天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