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页

先前是米价疯狂上涨,对比去年,差不多是翻了三倍。好在,省城多数人家还是吃得起饭的,就算是那些手头不宽裕的,那也只能将细粮改为粗粮,再节衣缩食一番,倒也能把日子糊弄过去。

但伴随着冬日的来临,尤其最近这段时间,连着下了两场大雪,气温骤降不说,还伴随着凛冽的寒风。

一时间,原本价格还算正常的棉花、棉布和煤炭这类东西,一下子就涨了许多。

跟粮食不同的是,这些东西原先就卖得不便宜,因此哪怕翻了一倍,也有不少人买不起。像棉花棉布还勉强可以凑合用以前旧的,但煤炭不行,这是消耗品,且除了一些大户人家外,普通人家是不可能囤那么多的。

如果是乡下地头,还能上山砍柴,可在省城,就算是柴禾那也是要花钱买的。随着煤炭的疯狂涨价,连带柴禾也跟着涨了。

大牛还是很警觉的,都不需要杨冬燕提醒,就抓紧时间购置了过冬用品,只多不少,保证这一冬绝对没问题,甚至都用不完。

这又是个问题了,多数手头宽裕的人家,那是宁可多囤一些,也不愿意到时候不够用了,再花钱去买的。这么一来,反倒促使原先就不停涨价的东西,又一次被推高了价格。

杨冬燕并不懂这些商业上的问题,这是她两辈子都不曾接触过的事儿,她隐隐觉得事情不太对劲儿,但她所能应对的,就是抓紧时间购置年货,免得等到时候想买了没处买。

多囤些东西,总没错吧?

正好,萝卜和土豆上的私塾没多久就放假了,主要还是因为来上学的都是些年岁较小的孩子,天气太冷了,学堂里也做不到像猪崽念的女学那般,直接烧地龙的。因此,还不如提前放假,等来年天气转暖了再开学。

只这般,杨冬燕开始带着人大量购入年货。肉类不用她来操心,大牛二牛会买的,但像棉花棉布等东西,还是需要她来买的,再请了裁缝上门量体裁衣,过些日子就能穿新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