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页

“阿能,你过来。”刘老夫人喊道,刘能连忙喊道,“奶奶,我就在这里。”

刘老夫人伸手摸了摸刘能的脸,最后拉住他的手放到了苏凤章的手上:“苏大人,阿能无福,亲生的爹娘早逝,我也是个不争气的,如今也活不了多久了。”

“老身相信苏大人,即使我不在了,你也会照顾好阿能。”

“但阿能是刘家人,总归是名不正言不顺,老身生怕自己死了之后,那些十几年都没走动的亲戚又冒了出来,在阿能面前摆长辈的架子。”

“若有那一日,即使苏大人愿意为阿能出头做主,到底也是麻烦,容易被人说嘴。”

“苏大人,今日老身便厚着脸皮,求你一件事,还请你收下阿能作为义子,以后以父子相称,以后你便是阿能的义父。”

苏凤章没料到刘老夫人会提出此事,古代义父义子的事情并不少见,义子通常也不会更改姓名,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义父更加吃亏。

但实际上,在注重礼义廉耻的古代,这种义父义子的关系等同于在义子的头上套上了一个枷锁,不夸张的说,将来义父拿着孝悌的大义也能拿捏义子。

更有甚者,像是他们南方一带多有名义上义父子关系,实际上把义子当做廉价劳动力来使唤,不过是为了避免去衙门交税罢了。

说到底,若是成了义父子,对于强势的那一方绝对是利大于弊,而对于弱势的那一方确实弊大于利,除非后者是靠这种裙带关系巴结上头。

刘老夫人这话,等同于将刘能的未来前程全部押在了苏凤章身上。

苏凤章心中叹了口气,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说到底刘老夫人还是不信人心。

“老夫人,真的不必如此,我苏凤章在此发誓,定会照顾阿能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只要有我在一日,便不会让别人欺辱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