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页

苏赵氏回顾自己的一生,恍然发现她这一生的荣辱都在次子身上。

曾几何时,她对这个儿子也多有忽略,那时候她有出息的夫君,聪慧的长子,对次子即使是疼爱,但终归不如长子那般看重。

谁能想到一晃多年,家中生出那么多的变故来,最后苏家的一切都寄托在凤章身上。

每每看到苏凤章忙得脚不沾地,苏赵氏便心疼不已,却也毫无办法,每当这种时候,她便会想到当年苏典吏的话,说这孩子机灵却不用到正道上,不过也无大碍,家里头有宗章在,作为小儿子凤章没出息也无事。

到了后来,她眼看着苏凤章越走越远,越站越高,不再担心他会不会出息这件事,反倒是牵挂起他的终身大事来。

苏凤章一直并未婚娶,大周从文武百官到草民百姓,对此都是百思不得其解。

甚至连看着苏凤章长大的白姨娘也对此十分不解,私底下偷偷问苏赵氏为何不劝着一些,不娶妻生子的话,年轻时候还好,等百年之后岂不是孤单。

说一句实在的话,苏凤章打下这么大的家业,难道就心甘情愿的传给隔房的人?

白姨娘能说出这番话来,可见对苏凤章也有几分真心实意,不然她才是该盼着苏凤章孤老一生的那个人才对。

苏赵氏只是笑着摇头,说劝不动,也不想劝,孩子高兴如何就如何。

到后头,人家见诚亲王隔三差五的往苏家送东西,百般的讨好苏老夫人,还以为苏赵氏也是碍于这两位不言而喻的关系所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