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八十九章 区别对待

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3117 字 2022-11-14

折克行说道:“此剑,名为倚天。”

展昭眼睛一亮,说道:“倚天?好霸气的名字,我记得,昔日魏武帝曹操,有一宝剑,就名为倚天,在某看来,此剑可堪比魏武帝的那把倚天啊。”

折克行点头说道:“不错,陆大人曾和某说起过,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执三尺长剑,立不世之功,这就是我一生的夙愿。”

折克行这一番言论,可是把展昭给弄得十分激动,看样子,他已经对这面前的小将有了很好的印象。

而包拯和公孙策这边,经过这一番言论,也对折克行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

陆垚,此时也从厨房回来了。

一个十分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被端到了桌子上,还有两个馒头,一碗稀饭。

“折兄,你且尝尝,这道菜,比那樊楼的手艺如何。”

包拯这边看着眼前这道菜,倒是有些奇怪。

这不就是刚才做汤的原料,改成了炒菜么,不过,这三人依旧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从汤品改成炒菜,那味道可以说会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的。

折克行尝了一口,随即大赞道:“美味,酸甜可口,这红色的食材真是太好吃了。”

“哈哈,折兄过赞了,”陆垚笑着说道。

折克行虽然是个懂礼数的人,但是在美食面前,也是个没有抵抗力的家伙,马上就变得和刚才的包拯一样,狼吞虎咽了一番,很快就吃完了。

“多谢陆大人招待。”折克行喝了最后一口粥,说道。

“哪里哪里,太客气了, ”陆垚这边吩咐下人将餐桌收拾好,撤了下去,接着,陆垚把这几个人带到了陆盱的书房当中去议事。

陆盱的书房,说起来,如果不是陆垚比较重视今天的谈话,平日里他是不会进的。

他总觉得,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十分古板的人,而且这个时代大家都读什么书啊,四书五经,学孔子孟子那一套知识,陆垚也懒得理会。

陆垚都忘了自己上次是什么时候到陆盱的书房当中来了。

他将四人安排坐下,自己这边也是在书房中四处走了走。

忽然,在一个书桌之上,陆垚看到了一个被打开的小盒子,里面放着的,是自己无比熟悉的东西。

一张,报纸?

虽说是报纸,不过是被裁剪过的,只留下了一小部分,陆垚看了看那盒子里面,不都是自己弄出来的报纸么。

陆垚随便拿起一张,看了一眼,就觉得心里咯噔了一下。

那被裁剪下来,放在盒子里的部分,正是报纸上每期都会连载的,自己抄写的,《石头记》。

“我可不会去看你写的那些伤风败俗的东西,和我们一直读的书格格不入。”

“你还是好好写写符合当下的文章吧。”

“让你没事多读读书,还不是为了你好。”

陆盱的这些话语,又在陆垚的耳边响起了。

原来,他一直都有在关注着自己写的红楼梦,虽然他嘴上不说,或者在贬低着这个小说传达的观点,但是每一期,他都有去看。

陆垚笑了笑,心说,看来这之后除了韩韫玉那边,自己恐怕又要多抄一份手稿给父亲了。

“陆大人,有什么事,您可以说了。”

包拯的声音打断了陆垚的思绪,他将报纸放回盒子里收好,看向在场的四个人,说道:“嗯,那我就开门见山了,今天找大家来,主要是想说关于蹴鞠大赛,需要大家帮忙的地方。”

说到这里,陆垚先把目光看向了包拯一行三人。

“包大人,就先从你们三人开始说吧,因为折克行跟你们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大的区别。”

包拯点头,说道:“好,我们这边接到的旨意,就是全方面配合你。”

陆垚这边接着就开始讲解起了关于新型蹴鞠大赛的基本规则。十一人的队伍,比赛时长,当然,对于包拯等三人来说,他们要做裁判,于是陆垚也大概说了一下主裁判和边裁判的职责还有区别。

“以上的关于新型蹴鞠的基本,不知道大家都听明白了么?”陆垚问了一句。

包拯一行三人理解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而且公孙策随身带了笔记,不得不说,这公孙策虽说是个口吃,但是写字记东西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包拯这边见他已经记下了,这些东西会慢慢消化即可,于是也就表示听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