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一百二十一章 棠溪的经历

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5136 字 2022-11-14

没错,就是自由。

棠溪这边正想着出神,队伍这头都已经到了赵祯的宫殿外面,随后陆垚就被要求进去面见赵祯了。不过,不知道是突然想起,还是陆垚根本就看出来了棠溪的不自在,陆垚和唐龙交代了几句,就让棠溪离宫办事去了。

本来,在其他百姓看来,陆垚此举对于棠溪来说多少是有些可惜,因为除了面圣的这一环节棠溪错过了,没有办法见到皇帝之外,再就是一会儿的训练安排棠溪也听不到了,虽说这队伍当中的人大多数对于棠溪都不太熟悉,可是陈晨是十分熟悉棠溪的,知道棠溪出身的陈晨,自然也是为没有办法见到皇上,没办法在这宫中多呆一会儿而替他感到惋惜。

不过,他们显然都理解错了,棠溪一边接受了陆垚给自己的安排,另一边,其实棠溪自己心里都已经乐开了花了。终于可以离开皇宫了,想去哪就去哪,在这皇宫之中,自己连一口大气都不敢喘。就算是现在知道自己要离开了,这唐龙还得派一个小太监跟着自己,名义上是送自己出宫。可是棠溪哪里不知道,这分明就是在监视他,以免他因为迷路在这宫里惹出什么事情来。

切,这地方,让我多待我都不待。棠溪心里这么想着。都说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仆人,虽说原因不同,不过陆垚和棠溪主仆二人,都对这皇宫没有什么好感,并不想多加逗留。

离开宫后,棠溪先是回到了府中,简单吃了些东西,毕竟一会儿要去的地方还是有些距离的,饿着肚子骑马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陆盱见棠溪回来,还以为是陆垚回来了呢,听棠溪一番解释过后,陆盱也没说什么,他知道棠溪见到的也不多,只不过陆盱有些疑惑,为何皇上赵祯要突然改变行程,直接在宫殿内看那八支队伍呢?

棠溪这边可没想太多,吃完饭后,就骑着马,去到了陆垚交代自己的第一个目的地,开封府。

要说这开封府的距离,虽说并不算太近,但棠溪乃是镖师出身,精通马术,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已经到了开封府。

说来奇怪,今日开封府没有开府,听周边的百姓们说,似乎有几天包大人都没有升堂了。

对于陆垚给包拯、公孙策、展昭三人的安排,棠溪多少也知道一点,想来现在他们几个应该都是在府内在弄着关于裁判方面的事情吧。

棠溪等在府内大堂之中,没过多久,就有两个人迎了过来,定睛一看,是公孙策和展昭。

“包大人呢?他怎么没来?”棠溪问道。

公孙策素来有口吃,棠溪连忙摆手,示意公孙策就别说话了,另一边的展昭说道:“这不是之前皇上急召,说是要把归路客栈给收归皇家用么,昨天钱这边已经付过去了,可是那老板今天白天竟然没有把地契给送来,皇上给的期限就是到今天,这不一大早包大人就渠归路客栈讨要地契去了。”

棠溪这是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他只觉得,这件事跟陆垚应该不会有关系。殊不知,就算是棠溪,陆垚也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告诉他的。

而通过展昭的描述,棠溪只觉得皇上这件事情还是十分紧急的,看来包大人一时半会是没有办法回来,不过自己这边还要赶着回到内成当中去找其他两个人,于是说道:“既然如此,那一会儿等包大人回来,二位替我传达陆大人的话吧,就说是今天晚上的时候,希望你们三位能够到陆府去一趟。”

展昭一听,说道:“可否是有关新蹴鞠比赛的事情?”

“嗯。”棠溪点头“我想大多是要看看各位这几日准备的怎么样了,关于裁判那方面的考量。”

“没问题。”公孙策开口说出这三个字的时候倒是没有结巴。

对于展昭和公孙策,就算是棠溪这个粗人,也是有所耳闻,他们两个人向来不撒谎。

“你们二位我自然是不担心,只不过包大人……”

展昭笑了笑,说道:“这你放心,包大人的记忆能力比我们两个人都要好,陆大人给的手稿,他大概就用了两个时辰,就已经完全记下了,甚至于还觉得规则有些少,有些简单呢。”

“是这样吗,那我就放心了。”虽然表面上这么回答,而且对于包拯的能力自己也没什么疑问,不过棠溪还是有些小担忧。

棠溪又是在开封府寒暄了一刻钟的时间,那边自己的马匹已经被衙役喂好了,于是,棠溪告别公孙策和展昭,一路狂奔,下一站的目的地,自然是苏轼和苏辙的住处。

对于这二位的住处,棠溪去过多次,不过这次不同,是骑马去的。

寺庙这种地方最讨厌的,就是嘈杂声了,所以棠溪在距离寺庙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从骑马,改为了步行。

苏轼和苏辙这二位,虽说有才,但是对于所有阶层的人,却都能做到一视同仁,这可能也是苏轼在这汴梁城中能收到一大票粉丝的主要原因吧。

见到高官,不阿谀奉承,见到乞丐,也不会瞧不起,这就是苏轼的为人处世之道,而他最敬佩的是什么人呢,和自己一样有才的人,好巧不巧,陆垚这不就是正中下怀。

而对于棠溪来说,苏轼和苏辙这两位才子,自己只知道,陆垚跟他们的关系是极好的,这两个人自己得罪不得。不过,虽说对于苏轼的文采和“流量”棠溪多少也知道一些,不过,他自己倒是一首苏轼的诗都没有读过。他更是不了解,为何为了能够让苏轼好好的进行解说员的这项工作,陆垚非要亲自下厨做出一道菜,还要用苏东坡的名字来命名。

来到这二位的住处后,那俩人见是棠溪来了,也就上前客套了一番。

和之前在开封府时一样,棠溪对这二位表明了来意。

苏轼和苏辙对视一眼,苏轼说道:“既然是陆公子吩咐,我们两个自然是会去的,只是……”

说到这里,苏轼指了指旁边的房间,那里面住着的是这二位的父亲,苏洵。

“我们两个去到陆府,应该会很晚才回来,我父亲这边没有吃晚饭,是不是不太合适?”

棠溪跟着陆垚这么久了,也多少学会了一些察言观色的本领,他知道苏轼这么说,无非就是两个意思,一是看看能不能让陆垚做点菜等到晚上时候款待他们一顿不说,还要将苏洵的伙食给一并解决了。

当然,还有一个十分简单快捷的方法,那就是,自己给钱,去到樊楼买点菜来给苏洵吃。

“这没问题,等我一会儿回去回禀陆公子之后,就去樊楼定好菜来,给苏老先生送来,这寺庙当中,没有办法开荤,我会把樊楼最出名的三道素菜都点上。”

看到苏轼脸上的神情,棠溪知道自己这是做对了,不过,另一边的苏辙却是说道:“父亲这边解决了,寺庙没有办法吃肉,不过我们是去到陆府,你可要告诉陆垚,准备好东坡肉啊。”

棠溪连连点头,说道:“嗯,这个是自然,我回去之后就会告知公子准备好。”

随后三人又是交流了几句,事情搞定之后,棠溪这边便离开了寺庙,回城去了。

这才子和当官的就是不一样,在苏轼眼里,他只会称陆垚为陆公子,而不是陆大人,这个称呼,不管陆垚将来做了几品官应该都是一样,而到了开封府那里,则只会称呼陆大人。

回到城中后,棠溪来到樊楼,点上了一些菜肴,嘱咐伙计在今晚给苏洵送去,从伙计口中得知,陆垚之前和潘文就在这里喝酒,现在刚走不久。

于是,棠溪也就快马加鞭回陆府交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