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二百四十九章 汇报

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3076 字 2022-11-14

陆垚不相信赵祯不知道自己今天来上朝了,虽说自己站的位置比较靠后,但是赵祯肯定是在过来的路上就已经得到消息了。

于是,赵祯下令退朝,不过陆盱和陆垚被留了下来。

要知道,以往赵祯跟陆垚见面,除了上次象征性的上朝之外,更多的时间都是不算太正式的见面,不管是从衣着,还是说话的方式,都比较随意一些。

可是今天的情况大有不同,这是在议政的大殿之上,是陆垚第一次和赵祯用君臣的方式见面。陆垚知道,帝王向来注重礼节,所以,自己今天可不能像之前一样,和赵祯说话比较随便。

果然,穿着龙袍的赵祯看向陆垚,让他说明要启奏的事情,那说话的语气神情,跟找陆垚商议彩票站的时候,就跟两个人一样。

这就是提前准备好奏章的原因,陆盱生怕自己的儿子说错话,所以让他写成了奏章,接着便交给了赵祯。

赵祯一边看着陆垚写的奏章,另一边倒是问陆盱可有事情启奏,陆盱表示没有,于是赵祯就让陆盱去殿外等候了。

陆盱点头离开,临走前看了眼陆垚,那眼神明显是告诉陆垚,不要乱说话。

陆垚苦笑一声目送父亲出去。

不成想,这陆盱前脚刚出去,赵祯说话的语气就变了,变成了跟之前一样随意的状态。

“你父亲在这里,搞得朕也要拘谨不少,今日是你第一次真正上朝,感觉怎么样?”

听到赵祯的说话语气改变了,陆垚也瞬间觉得轻松了不少,他表示自己确实有些紧张,不然也就不用弄个奏章出来,本来是想着当面跟赵祯说的。

一听陆垚说这话,赵祯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奏章,饶有兴趣的看向陆垚,说道:“那就说吧,一个一个说,朕听着。”

说实话,这一刻陆垚有些后悔,刚才是不是说多的。

不过既然已经架到这里了,陆垚也就开始跟赵祯正式的汇报起来。

这首先,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自己下面产业转型的事情。对此,其实之前陆庚已经跟赵祯说过了,对于陆庚的事情,赵祯没有多问,对于陆垚转成了股东形式,赵祯表示既然想要入仕途,这么做也是无可厚非的。虽说话是这么说,但是陆垚还是从赵祯说话的语气当中,察觉到赵祯还是非常支持自己这么做事情的,而且也认可他的做法。

然而,让陆垚没有想到的是,对于陆垚产业转型的这件事情,或许是因为之前陆庚跟赵祯说的原因,现在赵祯对于这件事情最大的兴趣点,其实已经不在陆垚转变成了股东的这种形式,而是对陆垚转型之后,抽取多少下面产业利润这件事情十分感兴趣。

虽然没有想到赵祯最感兴趣的竟然会是这个方面,不过陆垚也不打算瞒着他,毕竟只要赵祯想知道,早晚会知道这件事情。更何况陆垚这边对于下面产业分成的事情之前已经跟所有的负责人都说过了,账目明确,不会造假。

既然如此,也没什么不能说的,陆垚直接说出了自己会抽取三成利润。

赵祯想了想,觉得陆垚抽取的分成非常合理,而且他也相信,陆垚是不会多收一分钱,而且也会保证下面的产业都会合法经营的。

这第一件事情,就算是说完了。

第二件事,就是陆垚的钱庄问题了。其实赵祯之前就已经知道了陆垚送二十万贯钱从潘家到自己钱庄的事情,而且,陆垚自己的财产也有许多,要说富可敌国倒是不至于,但是要说腰缠万贯那肯定是说少了。其实赵祯也非常感兴趣,年纪轻轻的陆垚要用这些钱来做什么。这产业肯定是做不下去了,刚才陆垚就已经表明了态度,自己进入到官场之后,应该就不会再去投入钱财到新的产业上了。只不过赵祯是没有想到,陆垚竟然会弄一个钱庄出来。本来,赵祯以为这钱庄跟赌坊里面放贷的性质是一样的,不过听陆垚介绍完钱庄的所有功能之后,赵祯也是眼睛一亮,让他感兴趣的并不是钱庄如此种繁多的业务数量,而是陆垚做这个钱庄的目的,是为了资助那些在汴梁城中居住,但是又囊中羞涩的百姓和学子们。用这笔钱,他们能解决温饱问题,更可以做一些他们想做的事情,可以说是解决了燃眉之急。其实,赵祯也曾想过,利用国库和自己手里的钱财来做这样的事情,但是跟几个亲信大臣,包括晏殊在内,一番商议下来,也没找到一个可行的办法。而陆垚这边呢,是在用他自己的钱财来做这个实验。利用每个月的固定收益还有之后陆垚会取得到的报酬,再加上之前做商业弄出来的钱财,作为本金,来经营这个钱庄。这等于说是能够为汴梁留下更多的人才,也是能够提升百姓们的生活水平的一个非常有益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