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府。
且说陆垚将晏殊送走之后,陆盱将陆垚叫到书房当中,询问起二人刚刚说的话。陆垚也没有打算瞒着陆盱,于是便将王安石的情况告诉给了陆盱。
“为什么你自己不向皇上举荐王安石呢?既然他有如此大才,若是经过你举荐,你的仕途应该也能更好走一些才是。”陆盱听陆垚解释之后,觉得举荐王安石的事情如果是陆垚亲自去做,或许能够收益更多。
陆垚表示,之所以自己没有亲自去举荐王安石,理由有两个。这第一,就是当时自己大闹了相府,在那种情况下想让晏殊去钱庄参加开业活动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自己当时也不想将夜宴时候自己会表明的观点告诉给晏殊,所以最后就选择向晏殊举荐了王安石,不过那时候的陆垚可没有想到,晏殊后来在调查过王安石之后,会直接背地里将王安石请到汴梁当中来。
而第二点原因更加重要,就是陆垚不想让其他朝中官员觉得自己是一个十分有野心的家伙。如果自己出面跟皇上推荐了王安石,可能有些大臣们会觉得,陆垚是一个为江山社稷考虑的人,看到有用的人才,就会推荐给皇帝。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会认为,陆垚其实这就是在变相的结党营私,毕竟王安石是陆垚推荐上去的,他日王安石得道,陆垚一定会在仕途中借光扶摇直上。并且,他们也会觉得陆垚推荐王安石,其实也是在为了自己的仕途考虑。
既然自己决定要一步一步来,那这种事情就不要自己去做,至少不能让其他人决定额,是自己为了在仕途当中更进一步,或者是在朝堂上取得更稳固的地位才选择举荐的王安石。而晏殊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他现在已经是宰相了,所以在其他大臣们看来,晏殊能够推荐的人才,肯定是他身上有值得晏殊肯定的地方。再者说,再过不久,这晏殊就要从宰相的位置上退下来了,所以结党营私一说也不存在于他身上。
再加上王安石本来对于这汴梁现在朝堂之上的局势也不怎么了解,如果不是晏殊,换做其他人推荐,很难不会让皇上觉得这王安石跟推荐人是一个党派的,那样的话皇帝是不会重用王安石的。
经过一番思考过后,陆垚最后才是选择了晏殊作为王安石的推荐人,而且他跟晏殊和王安石也都已经沟通好了,对外不会公布是陆垚举荐的王安石。
陆盱听陆垚一番解释下来,觉得也是合情合理,他对于儿子这种想要稳扎稳打,不加入任何派系,平稳在朝中发展的想法给到了充足的肯定。
当然,陆垚不会告诉陆盱,他之所以选择晏殊来推荐王安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遵循了历史发展,还有晏殊此人的品行和脾气秉性的。
晏殊自身实力很强,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五岁就已已声名远播,七岁时做诗全县无敌,到了十三岁时更是不得了,那是口吐莲花字字珠玑。
酒香也怕巷子深,就算是神童也得经过炒作才能成名,于是小晏殊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贵人——他的老丈人李虚己。
李虚己当时算是地市级市委书记,一眼看中晏殊,选他做了女婿,把自己几十年的写诗心得尤其是诗歌音韵之法传授给小晏殊。
这还不算,李虚己动用人脉关系,找来文坛泰斗杨亿为自己的小女婿站台,大大提高了小晏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后晏殊得到了被宋真宗亲自面试的机会。小晏殊那文章写完后,宋真宗十分高兴,隔两天又复试了一次,这回小晏殊却皱起了眉头,认真告诉皇帝,这个考题他做过,还是换一道吧。
宋真宗更高兴了,他就喜欢实诚人。结果宰相寇准却强烈反对,因为晏殊是南方人,他正和南方籍的一些大臣争斗激烈,骨子里极端排斥南方人。
晏殊差一点点就被莫须有的罪名刷掉了,幸亏宋真宗喜欢晏殊,他把寇准批评一通,钦点晏殊为进士,任命晏殊为国家图书馆的副科级图书管理员,并由一代大儒陈彭年做他的老师,手把手地教,务必把晏殊培养成才。
晏殊一生最大的贵人就是宋真宗,有了皇帝这个大后台,即便大臣们争斗得再厉害,也不能伤他分毫。
24岁,晏殊担任光禄寺丞、著作佐郎,品阶为从六品上,相当于副厅级干部。
28岁,晏殊是太子赵祯的老师兼伴读,还是皇帝的大秘,集贤院的高官,风光无限。
话说赵祯当太子的时候,晏殊跟他还颇有些不对付。当时除了晏殊,还有个叫蔡伯俙的人也担任太子伴读。
蔡伯俙谄媚求荣,想方设法讨赵祯的欢心,赵祯那时候年纪小腿短,过门槛的时候蔡伯俙甚至趴在地上让赵祯踩着自己跨过门槛。
再看晏殊,他每天就是板着脸教育赵祯,告诫他不要贪玩,要认真读书,毕竟他老爹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嘛,赵祯那时候烦死他了。
有次宋真宗心血来潮,要检查宝贝儿子的学业,这回赵祯犯了难。他要晏殊代作文章,晏殊死活不答应,马屁精蔡伯俙代写了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