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三百零一章 振奋人心的演讲

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3081 字 2022-11-14

北宋还有一个习俗,在上元节这日,女子穿上月光衣,走到灯会上,与心爱的男子相见,一同去观灯会。北宋的衣服形式多样,除了常服,还有精美的礼服,宋朝的皇后朝服更是精美无比,其他的女性服饰也是颜色多样,花型别致有趣。通过北宋人民的服饰,便可以看出北宋的纺织业的繁荣。

中国历来以丝绸著称,北宋的纺织业所成产的纺织品,不仅在国内使用范围广,也受到了外国的欢迎。利用宋朝便利的海运,与国外友好的贸易往来,北宋的纺织业品远销国外,不仅为百姓们带来了一定的收入,也为北宋的朝廷带来了一笔可观的财政税收。通过纺织品,更促进了北宋与别国的友好交流与文化传播。

高度发展的各行各业,也就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娱乐节目,更何况,是在这汴梁城中。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都都对商业做出了规定,而到了北宋,商业与前朝有了很大的不同。北宋不在设立“坊”“市”的界限,商户们就近选择与自己所居住的房屋近的地方开设店铺、买卖物品。北宋也取消了设立集市的事件界限,夜市成为了北宋的一大特色,到了晚上,仍可以看见热闹的集市与来往匆匆的买卖者。

北宋的商业模式极大方便的百姓们的生活。百姓们如果有需要购买的物品,不再需要赶早到距离自己很远的集市上去,也不再需要算着时间,在闭市之前购买完成。百姓们随时随地可以出去东西,甚至是到购买物品后,再到酒楼去吃一顿酒。

北宋的娱乐项目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创新。北宋可供娱乐的场地被叫做瓦舍,是具有各项艺术才能的人进行表演的地方。瓦舍大多开设在热闹繁华、人口密集,或者常有百姓们游玩的额地方,这样便有利于招揽有人驻足围观,以此获得更多的盈利。

经常在瓦舍上演的节目便是说唱,及说话本,也经常被百姓称作是说书的。这些话本大多来自坊间的传说,也有是瓦舍说书人专门编撰的,这些小故事不长,诞生在吸引人。在瓦舍听书,在叫上一壶茶,茶喝完了,书也听完了。瓦舍的节目也不是一成不变了,每天都有些新的节目上演,给人带来极大的新鲜感。

除了瓦舍说书之外,傀儡戏、杂技、舞蹈也在瓦舍经常上演的节目之一。北宋被认为是中国舞蹈史上的转折点,与前朝舞蹈的磅礴大气、其实恢弘相比,更加生动柔美,具有北宋的时代特色。北宋的政治开明,文坛鼎盛,舞蹈所配以的词也是极其讲究的。北宋舞蹈以词作曲,反映了北宋的生活状况与社会风貌、民风民俗。

相扑是北宋时期另一个具有特色的节目。相扑士与瓦舍的说书人不同,相扑是两个人之间力气的较量,但是,光有力气还不足够,想要赢得一场相扑比赛,还要有聪明的头脑和智慧,只会使用蛮力并不能够赢得比赛。相扑也传入到了外国,如今日本仍然流行的相扑,便是北宋时期流入日本的。想起相扑,陆垚脑海中不由得出现了之前和曹菡交手时候的情形,现在的曹菡,在陆垚心中的位置,已经要远远超过韩韫玉了。

在北宋繁荣的经济、开明的政治的影响下,北宋的节日、节日时的节目也非常的丰富。其中最为盛大的便是元宵节,在北宋也称之为上元节。上元节是,在北宋的都城—东京汴京,有盛大的上元观灯,灯会会持续数日,各式各样的等挂满街道,百姓们可以到灯会上玩耍。亦有身怀绝技的人,在等会上将自己的才能编排成节目表演。

北宋的朝廷也非常重视上元佳节。在上元节这一日,皇帝会带着皇亲国戚、文武百官登上宣德楼,与百信们一起看着热闹的上元节灯会,体察民情,与民同乐。元宵节的灯会,是东京城内百姓们最热闹的一天,百姓们可以放下手中的劳作,走出家门与家人一同在等会上游玩。也是在国泰民安的盛世时代,才会有这种幸福美满。

从北宋人民的吃、穿、行中,可以看出北宋的经济空前繁荣,人民生活幸福,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北宋人民的生活不仅在物质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精神生活方面也有的很大的提升。除了没有电子设备、高铁飞机之外,北宋人民的生活状态、娱乐节目与现代的生活娱乐并无太大的差异。

不过,虽说北宋在这些方面都飞速发展着,但是依旧没能摆脱封建社会的一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作为京城的城市永远是发展最好的,但是到了全国各地,差距就变得十分明显。

别说是京城和其他城市相比了,就说陆垚现在所在的汴梁城,内城跟外城,就有着明显的区别。上面说的那些娱乐活动,基本上都只存在于内城当中,相比起内城的灯红酒绿,外城区放眼望去就是一片萧条的景象。

也正是因为如此,蹴鞠大赛的场地、美食街、火锅店,陆垚做的这些 产业,它们的选址最后都落在了外城区。陆垚觉得,以赵祯的智慧,他真的亲自来到这外城区,仔细观察,应该能理解现在内城外城的差距有多大,也就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在外城坚持做这些买卖了。

坐在轿子里的赵祯,起初透过

帘子,看到的都是内城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赞叹自己的先辈们治国有方的同时,也是在心中小小的夸奖了自己一下。说起这内城当中,围观群众也不再少数,虽说大家都知道,皇帝此行的目的地其实是在外城区的鸟巢体育场,但是大家都想要看看皇上出行的阵仗,所以其实从皇宫离开后,街上的人可以说已经是络绎不绝了,然而,这次赵祯的出行可没有那么大的排场,这也让百姓们不由得联想,可能是因为这次的比赛比较特殊的原因,所以皇帝其实并没有那么太重视。

《大明第一臣》

一片祥和的景象,却是在到了外城区之后开始发生了改变。其实,除了节日和举行活动的时候,赵祯基本上是不怎么出皇宫的,就算是之前曾经离开过汴梁出宫去到其他城市游行,那也基本上坐的是马车。所以,虽说赵祯贵为皇帝,但是对于外城区的发展情况,基本上也就只局限于耳听的阶段。再加上,他手下的官员向来是报喜不报忧,所以赵祯一直认为,这外城区只不过是在发展上略逊色于内城区,其他方面倒是没什么问题。

但是,今天坐在轿子里的赵祯,可以说从耳听的阶段,正式进入到了面见的阶段他,他是亲眼看到了外城区的景象。因为这皇宫距离外城区说近不近,但是说远也不远,再加上赵祯要出宫观看今天的比赛,其实是昨天的时候刚刚下达下来的旨意和告示。那些负责管理外城区的官员们对于皇上突然下的这个命令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他们之前其实是有考虑过这个可能性的。不过很快就被他们自行给否决了。因为,这鸟巢体育场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一个能够容纳五六百人的小场所罢了,而且这体育场的房盖建造的十分奇怪,还是镂空的,好在今天天气晴朗没有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