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三百四十三章 激烈的对抗

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3067 字 2022-11-14

陈晨看着场上的局势,发现虽说猛虎队采用了改变节奏进攻的方式,但是因为樊楼队早就料到了他们会有这一手,退防和队员的状态都是高度集中,所以,仅仅过了几秒钟后,猛虎队的队员就发现,自己是没有办法展开快攻的,于是只能作罢,开始转而在樊楼队的半场组织起了阵地进攻。

可以说,这第一回合的战术博弈,是潘文赢了,他算准了对方的变奏战术,成功做出了应对。

“果然,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在热身赛当中樊楼队就是吃了这样的亏,所以他们没有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第二次,看来这第一次进攻就会是阵地战了。”苏轼看着场上的情况说道。

而一旦比赛进入阵地战,其实跟之前第二场热身比赛,也就是文远队对战雄狮队一样,双反是会受到风向和阳光朝向的影响的。这种影响本来对于经验老道的队伍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更何况樊楼队已经经过了一场热身赛,并且现在处于顺光和顺风的方向自然不会对他们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于猛虎队来说可就不一样了,阳光直直的照射到他们身上,在传球的时候还要考虑到风的问题,再加上他们今天才算是第一次真正到正式比赛场合踢蹴鞠。虽说之前第一场比赛的皇天队也是一样,但是人家好歹前身是皇家蹴鞠队,有过表演赛的经验,再加上王达和王一这两个老油条坐镇,所以就算是第一场比赛也是没有表现出很紧张。但是猛虎队的队员今天才算是第一次登场亮相,要说心中不紧张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种情况下,像阳光和风向这种客观的条件就会被无限放大,能不能克服紧张和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赛继续进行,在观察到快攻失败之后,猛虎队也是放缓了比赛的节奏,开始在樊楼队的半场组织起进攻来。同时,他的后场队员也开始朝着前方压进阵型,

然而,此时开始转变节奏的,却变成了樊楼队。他们在对方半场的时候,看上去依旧是在不紧不慢的进行防守,没有盯防,更没有主动上抢。但是当对方的快攻被自己化解,从而打算在樊楼队半场发动攻势的时候,樊楼队作为防守方的节奏却是产生了变化。他们开始主动上抢,完全不怕失位,因为此时除去两名在中场附近的樊楼队前锋外,其余队员都已经退守回了己方的半场,他们防守队员之间的距离并不算太远,防守队员开始对带球的猛虎队队员进行主动上抢,而且,动作十分强硬,看那架势势必要将蹴鞠给抢下来才行。

于是,开场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展昭的哨音就吹响了,而这个犯规的时间,也是新蹴鞠大赛最快犯规时间,开场仅仅一分多钟,猛虎队的一名中场队员就在跟樊楼队的防守队员的身体碰撞中倒在地上,樊楼队被吹了犯规。

展昭看着双方的这个架势,在开场之前还觉得他们会和平共处,但是这没到两分钟就来了一次犯规,而且按照双方队员的神情来看,这场比赛恐怕犯规次数不会少,想到这里展昭苦笑一声,没想到这场比赛会是一场硬碰硬的对决。

展昭想的没有错,接下来的比赛过程十分紧张刺激,双方的动作幅度都非常的大,丝毫没有留情的意思,于是,仅仅是过了一刻钟的比赛时间,双方就已经各有一名队员迟到了黄牌,并且已经有两三名队员让展昭进行了口头警告。

不过,他们两边倒是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继续着场上的比拼。猛虎队的第一次进攻,因为樊楼队的犯规,获得了一个位置还算不错的任意球,不过,主罚队员并没有选择直接利用任意球进行射门,而是选择传球,希望通过己方队员争抢任意球落点完成头球攻门。不过,这个想法被场上的李昊给判断出来最后破坏了这次射门。至此,球权易主,樊楼队开始组织起了自己的进攻。

而比赛到现在为止,上半场结束还有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

观众席上的其他带头人们也是议论了起来。

韩文远说道:“看来,这开场时候还是要选择先选边的优势会大一些啊,这先攻权,从这两场比赛看下来,基本都没有能够获得优势。”

曹诱摇摇头,显然他不太同意韩文远的观点,说道:“这也要分队伍,如果是一个对进攻绝对有信心的队伍,他们对于自己的进攻方案安排的十分清楚的话,是可以很合理的利用先攻的进攻时间,取得进球优势的。”

陆垚也是十分同意曹诱的观点,说道:“不错,不同的队伍会有不一样的选择,其实如果自己队伍的实力够强大的话,基本上在哪边,这个天气风向是不会受到影响的。比如现在让雄狮队跟文远队再进行一场比赛的话,文远队是绝对不会再受到天气和风向的影响的。而潘文正是抓到了对方猛虎队之前没有过实战经验的弱点,所以选择了一个顺光的方向,这对于零经验的猛虎队来说,说是雪上加霜也不为过,所以才会丧失了他们主动进攻的优势。不过,这比赛的激烈程度我是没有想到的,犯规尺度还是比较大的,看来双方都是很快可以进入到状态当中。”

说完这句,陆垚看向旁边的曹诱,小声说道:“我有点后悔了,其实应该在这里看完全场比赛的,不过我还是更关心你弟弟那边的情况。”

曹诱听到这里不由得笑了一下,说道:“没事,这两个队伍的带头人都是你手下的,所以谁嬴谁输都差不多,这样,等比赛结束了我写个描述的文稿给你送去,你就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样也不错,一言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