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三百七十三章 对攻战

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3110 字 2022-11-14

雄狮队登场,他们不单单在阵容上没有发生变化,在阵型上也是如此,他们依旧采用的是一个4-4-2的阵容。不过,他们的对手就不是如此了。

虽说苍鹰队在下半场队员登场的时候并没有选择更换队员,但是他们的阵型却是发生了变化。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上半场开球的是雄狮队,而且苍鹰队基本上在防守的时候都是采取一个单前锋的防守反击阵容的。只不过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内变成了3-4-3阵容,不过这下半场的先攻权,也就是发球权已经转换到了苍鹰队的手中,他们一开始采用进攻阵容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不过,和想象中不一样,他们倒是没有用处3-4-3这个上半场曾经拿出过的阵容,而是变成了4-3-3这个阵型。“这是4-3-3阵型,看来他们对于雄狮队的进攻还是有些忌惮啊,不然有攻击权的他们应该会保持上半场的阵容才对。”王达看向场上的苍鹰队,说道。

要用最简单的话语来描述3-4-3和4-3-3的区别,或许就是边后卫的差别吧。4-3-3这个阵型陆垚在文稿中也有提到过。

433阵型的两个边锋是当时各个球队的主要进攻点,一个球队如果拥有两个能力非凡的边锋,那么这个球队的战斗力就极强,两个边锋左右呼应,轮番下底传中,就能在对方禁区内制造出大量的机会来433阵型的边路进攻是球队主要的进攻手段,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中前卫。他们都是球队的灵魂中枢,是球队发起进攻的组织者,一个球队如拥有一名实力超群的中前卫,那么这个球队的进攻手段对于对方来说,将是十分恐怖的。

和343传统阵型相比,区别在于将原本处于后腰位置负责中场出球、分球的球员后移至后卫线,相当于增加了一名中卫,下半场比赛防守力度越来越大,前腰、中前卫持球组织遭受夹击丢球的概率越来越高,必须将组织球员后移才能保证传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从现代足球的角度上来看,433阵型由1名门将、4名后卫(两名中后卫以及两名边后卫)、3名中场、3名前锋(1名中锋和两名边锋)组成。这三条战线的球员将球场分成了5个垂直通道,是提倡球权控制、三角传递的代表性阵型之一。33阵型凭借其站位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便不进行任何的人员轮转变化,也可以在球场上构造出9个三角传控体系。简而言之,每3个球员可以组成一个相对较小的传控团体,可以有效化解对方在局部施加的逼抢力度,是433阵型构建传控体系的关键环节。

或许球迷们很难理解,为什么如今有那么多的名帅在组织进攻端都推崇三角传递。所谓三角传递,就是说每个球员在拿到皮球时,周边至少有两名接球点,与其形成一个三角传控体系。三角传控体系建立后,如果对方只用1~2人进行逼抢试图破解,持球人只需要将皮球传给另外一位潜在接球人就可以,对方的逼抢体系自然不攻而破。

同时,这套体系也为球队创造了轮转换位的空间。众所周知,433阵型对于边后卫的利用极为重视,在进攻状态下,边后卫会高度前插来到中场靠前位置,甚至在某些时候进入边锋所在的区域,冲击对方的防守腹地。当边路拥有边后卫冲击对方的防守体系时,两名边锋就会获得更加自由的跑动空间,以求在部分时间下大幅度回撤参与组织调度。在组织进攻发起时,两名边后卫并不能提供太多的帮助,他们的职责主要是利用速度优势冲击对方的边路防线,以带走对方在边路的防守力量。

进攻组织端的主要职责则需要中后卫来承担,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仅仅依靠两名中后卫,是很难承担起球权向前输送的重任。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就需要有后腰适度回撤来协助组织调度,这种轮转也就是我们通俗意义上所讲的“后腰回撤”。后腰回撤可以让后防线在短时间内出现3名后卫,极大增加后防的传球点,让对方的逼抢阵型被彻底搅乱。

在中场,3中场看似人数单薄,实则也形成了一个三角传控体系,亦是433阵型颇受追捧的重要原因。要知道,在上个世纪流行一时的442阵型看似在中场拥有4人,而在具体进攻时仅仅只有处于中路的两人,左右两边的两名边前卫往往需要承担大量的前插任务。从防守来看,边前卫离开后,仅依靠两名中场之力是很难覆盖辽阔的边路防守空间的。3中场的存在则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点,左右两名中前卫在场上的位置相对灵活,其实补位也可以填补边路的防守空缺。

针对那些喜爱中路渗透的球队,两名边锋并不会在站位过程中过度拉开,而是会积极围绕在中锋身旁,极大增强球队在中路的防守拦截力度。当这两位边锋位置回撤到中场,球队的防守阵型就会变为451,一方面增加了中后场的拦截面积,另一方面在反击中也可以通过边路球员的推上变成253阵型。

在进攻状态下时,三中场对阵两中场的明显优势也是逆转战局的重要原因。对于绝大多数球队来说,盯防一个三人传控小组绝非易事,依靠人数相等的1对1盯防成功率相对较低。

场边的曹诱看到苍鹰队采用的这种阵型,却是显得丝毫不慌,相反,他已经猜到了,对方应该会采用这种战术,而他的脑海中,已经出现了陆垚清清楚楚写在文稿上的这种阵型的缺点。

表面来看,三名前锋组成的进攻线有力增加了球队的进攻力度,而球员位置的灵活性也让中场能够时时刻刻得到支援,甚至不少顶级中锋还能在回撤时担任前腰重任,承担起外围威胁球传递的重任。

这个阵型看似天衣无缝,但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过于强调控球成功率。对于配合好的球队来说,简单的三传两导自然不成问题,至还能在平平无奇的传控中窥得对方的防守漏洞,突然改传为塞,直接渗透对方的防线。即便前场堆积了多达三人组成的前锋线以及两名边后卫插上所补充的进攻体系,但具体实施仍然无法逃避人员臃肿、传控成功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一旦在前场传球失误,而局限于个人能力又没有办法组织起第一时间的高位逼抢,多达五六人组成的进攻体系不仅没有办法为球队的第一时间拦截添砖加瓦,反而还白白消耗了中后场的防守力量,致使对方可以通过三传两导通过防守拦截线,从而直面后防线。

除此之外,单后腰的配置在对抗4-4-2这个阵型的时候也显得有一些过于单薄了。曹诱看向场上那名处在后腰位置上的苍鹰队队员,他的个人实力其实曹诱在上半场已经有过观察,他在和自己队伍队员的对抗中无法占据优势,1对1防守都只能勉力支撑,若对方在后腰持球时投入2~3人的逼抢力度,实力较为平庸的后腰失误率就会大幅增加,身旁又没有球员能够及时弥补,后防线的漏洞就此暴露。从更加广阔的视角来看,即便将三中场全部纳入防守状态下的阵型时,仍然存在着诸多漏洞。这些漏洞并非只在中下游球队身上存在,即便皇马、曼城这些豪门球队也会有鲜明体现,但由于他们的球员有着更为强大的个人实力、有着更为出众的战术执行力,往往可以通过个人能力弥补瞬息之间的漏洞暴露,保证球队的攻防轮转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线上。433阵型的进攻大幅依赖于边后卫前插后与边锋的配合。在此背景下,如若边后卫离开防守位置,后防线的两侧就会出现巨大的真空,需要前场的三名中场拉边协助防守。而三名中场的拉边或许可以弥补边路的防守空档,但过度拉边又会使中路暴露出巨大的肋部空档,对方从中路渗透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

好巧不巧,4-4-2阵型的核心就在于中场队员和双前锋的配合,可以说是4-3-3阵型的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