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四百二十八章 差距

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3308 字 3个月前

此势后发先至,针对对方的高路腿法,即对方直腿的攻击,但及时进步,前脚要接近对方支撑腿.用前臂抱对方腿或用肩靠击对方腿,然后在近身时再次进步钩住对方脚踵,同时手上擒拿对方的手腕和托击对方的肘关节使对方的手无法攻击自己.最后借助骨骼结构和杠杆原理将对手重心撬斜,使对方跌倒.

第十势,埋伏势

诀:埋伏势卧弓待虎,犯圈套寸步难移,就机连发几腿,他受打必定昏危.

此势发挥了引诱战术和后发先至的特点.重心偏后前腿跪于后腿膝后,手上成弯弓势.由于重心较后.对手进攻则需要进步.待对手进步,旧力已过,新力为发时.则我已经是静如蓄弩,动若奔雷,以逸待劳.趁对方一进步的时间差突然反击,令敌防不胜防.

第十一势,高探马

诀:恕已遗失,不详

与探马手架一样.但是是靠回撤步,将对手肘架高,从而牵架敌重心.

第十二势,掂肘势

诀:掂肘势防他弄腿,我截短须认高低,劈打推压要皆依,切勿手脚忙急

此势是讲对手若用左拳打来,我用右手截格来拳,同时步法移动,将自己处在我顺敌背的位置.也就是我在对方手臂外侧,靠身体左转引敌重心,同时左拳肘从右手上穿出打面.此势可以连贯披挂手,炮捶,推手挤靠等多种后招.

第十三势,一霎步

诀:一霎步随机应变,左右腿冲敌连珠,恁伊势固手风雷,怎当我闪惊巧取

此势是另一个诱敌闪打的动作.对方连珠炮捶,我当后撤步暂避其锋,在敌出拳势尽,旧力已过,新力未发时,回马用步法转于敌身侧闪打,用鞭腿左右连环鞭踢.打人措手不及,其实是一记回马枪.

第十四势,擒拿势

诀:擒拿势封脚套子,左右压一如四平,直来拳逢我投活,恁快腿不得通融.

其实就是四方投的跌技,敌攻来时用划太极轮将敌两手交叉,侧身跌投.

第十五势,中四平

诀:中四平势实推固,硬攻进快腿难来,双手逼他单手,短打以熟为乖.

四平马,例对方右手打来,我以前脚为轴,后脚进步(重心要平移)同时比较便利的手将对方手格开,踩在我顺敌背的形势(敌人手臂外侧,右肋旁),展开近身短打.手法与今咏春相似.但四平冲拳的劲,与空手道中的四平拳相近.

第十六势,伏虎势

诀:伏虎势侧身弄腿,但来凑我前撑,看他立站不稳,后扫一跌分明.

此势专防侧腿,敌腿踢来,我用前手的撑劲抱圆.利用腕肘肩形成圆黏入,在转中用脚根扫敌支撑腿,使敌跌倒.此用法在合气道的防踢中常见,属回旋跌类.真对起腿半边空的古话.

第十七势,高四平势

跟中四平用法基本一样.只是马桩稍高,进步较快而已.

第十八势,探海势

动作即今之夜叉探海.一手平拦,另一手从肋下反穿出.是黏步时的先拦短打.

第十九势,卧牛势

即今之上步插花锤,也叫上步卧牛.是进步时我顺敌背用前手按底对手防手,后手从头上斜45度由上向下灌捶.

第二十势,鬼脚蹴

有人认为是起脚空中的鞭腿.但我认为是类似足球铲人的低位铲腿,是铲人重心(脚踵或胫骨),在人倾倒时上步连环炮捶.

第廿一势,下拿势

即今之猴子偷桃.敌右拳打来我用步法黏贴敌手臂外侧,右手将敌拳继续向前牵,左手反手下拿敌挡.

第廿二势,虎靠势

即今太极之虎靠.敌用右拳打来.我黏步从敌手臂外侧黏近.用右肩从敌右肩下.皆身左转势将敌顶跌

第廿三势,低四平势

与前四平势相似,重心较低,出拳有穿透劲.

第廿四势,单鞭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