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四百九十六章 殿试

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3148 字 3个月前

????????????????哲宗绍圣四年〔i097年〕殿试过后,阅卷官们根据文章质量原定的是胡安国第一。唱名前的三月初九日,还要经哲宗“钦定〞。“钦定〞时卷子先不开封,由宰相读头几名的卷子。读了前三名,哲宗认为名次定得可以。但是宰相章惇、副宰相曾布、蔡卞等人觉得第一名没有斥责元祐〔1086一1093年〕年间执政的司马光、吕公著等臣僚的言词,而第二名〔后来得知是何昌言〕的对策中有“元祐臣僚,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恩〞等语,就坚持把他升为第一。这样胡安国该是第二了,可他们仍不同意。原第三名方天假设的答卷上有“当是时〔元祐年间—笔者〕,鹤发宵人〔年纪大的坏蛋—笔者〕,棋布要路〔像棋子一样安排在重要位置上—笔者〕,今家财犹未籍没,子孙犹未禁锢〞一段,于是又把他提到第二。他们还想将原定的第四名〔章惇之子章持〕往前挪,但只读了几百个字后,曾布、蔡卞都认为跟前几名差远了,不必往下读了。又读原第五名〔李元膺〕的卷子,其中有“先朝法度当损益〞的话,哲宗听了不快乐,说要往下降名次,并让再读一遍原第一名,即胡安国的对策,认为胡不能再往下降了,可以放在第三,这才保住了胡安国的第三名。

可见,此期殿试名次确实定,除了看文章质量而外,还要看是否倾向于当时当权者的政见,何昌言由第二升为第一,正得力于对策中攻击了元祐臣僚,迎合了当权者。

回到当下,陆垚思索了一番之后,得出的结论和之前是一样的。以现在自己的身份还有受到皇帝的信任程度,想要通过殿试,只要自己不说什么太过份的话,应该是能通过的。

“放心吧,回去告诉我的岳丈大人,请他也放心就是了。”

韩文远知道陆垚从来不愿意开玩笑,而且他说的事情,基本上是都能做到的,得到了陆垚肯定的答复,韩文远这边也就不多做逗留了,他这一中午陪赵祯看球,可以说是又累又饿,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妹妹,他肯定选择先回家睡上一觉吃点东西,晚上再到陆府来拜访,现在事情都办完了,韩文远真是巴不得回家休息去。

陆垚自然知道,韩文远跟赵祯帮自己请假的时候,肯定是会被赵祯问话的,之前的时候还都有韩永合帮着打圆场,而且基本上也用不着他开口,但是今天让他独自面对赵祯,虽说也是个锻炼的机会,不过看上去也是累得不行。别说是他了,就算是陆垚陪赵祯大半天,应该也是提心吊胆吧。

处理好了韩文远这边的事情。陆垚也就来到了曹菡的房间,此时的曹菡也醒了,担心哥哥的她也没怎么睡踏实。

陆垚知道,他和曹菡之间不用那么多弯弯绕绕的,所以,陆垚选择直接将比赛的结果告诉给曹菡。

“我觉得,曹诱已经很尽力了,就是运气不好,如果那个点球踢进了,还不知道谁嬴谁输呢?”陆垚这么安慰着,曹菡虽说非常了解自己的兄长,也知道他为这次的新蹴鞠大赛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至于雄狮队真正的实力如何,还有战术打法队员实力等等,他都是不了解的。

不过曹菡倒是明白一些基本的蹴鞠规则,她也是看过陆垚写的关于蹴鞠的基本文稿的。所以,她也知道,进入到点球大战,说明两个队伍实力相当,而进入到突然死亡阶段,也代表着运气成分很大程度会决定最后比赛的胜负。

于是,曹菡说道:“到了突然死亡阶段,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等我有机会见到哥哥,我再好好安慰一下他吧,正常时间他没有输,只是最后那个球没有进而已。”

陆垚点点头,看样子曹菡没有过于的难过伤心,这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