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五百一十章 帮手

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3149 字 3个月前

其后,宋夏再次议和,两朝边界遂确定在横山一线。西段边界整体呈东北西北走向,大体上自中段边界西头横山一线兜岭屈吴山以北黄河癿六岭一线,以癿六岭一线与古骨龙城西侧交界处为终点。

沿边州军分别为怀德军今宁夏原州、西安州今宁夏海原、会州今甘肃会宁、兰州今甘肃兰州、湟州今青海乐都。

熙河开边以前,宋朝与西夏边境最西端在渭州,熙河开边后,宋朝占据河湟地区,宋朝疆域扩大。

宋哲宗、宋徽宗时期,北宋在熙河路的战争,又使宋朝西北领土扩展,宋夏边界遂向西北地区方向推进。

因此,以政和六年1116为准,北宋与西夏的辖界,自东而南再向西????????????????、西北伸延,顺次为浊流川屈野河旁东北支流以东、兔毛川屈野河旁西南支流东段、长城在麟州南至大和堡西南一段、大和堡今陕西榆林县东北大河塔西南、乌龙寨今陕西佳县西。

再向西略偏南伸延经横山、兜岭、柔狼山南、会州城今河北平泉北、通泉堡北、东关堡今甘肃兰州市东以北,再向西北伸延经癿六岭南至古骨龙城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北的连接地带。

宋夏沿边地理范围在今陕西北部、内蒙古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中南部以及青海东部地区。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西北地区一直是农业区与游牧区并存。此地的绿洲农业以及黄土高原,和其他山区的旱作农业相互交融,为西北的农业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其中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是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由于这一地区地形复杂,主要有河谷、山麓、高山、高原等多种形态,因此该地气候、植被错综复杂,差异较大。关于该区的地理环境,拟以地形地貌、河流水系、交通线路三方面进行分析。

西部是河湟谷地,河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发达区域。中部为陇西高原和陇东高原,平均海拔在1200—2500米。陇东黄土高原,从横山南下地势由高向低,且有较为平旷的高原,因而有利于骑兵的奔突。

东部则是陕北高原,其地貌类型以峁为主,“地形极为破碎,延安,延川连线以北,地面切割严重,破碎程度大,破裂度为 56.7”;西部地区则相对平缓,尤其是陇中地区河谷较宽,地貌类型以梁、塬为主,农业土地资源相对丰富。

西北边境地区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黄土高原为主,平均海拔10001500米,大致分布在今陕西省、山西省北部、甘肃省、青海省、宁夏省等地,按地形分为陇中高原、陇东高原、陕北高原。该区气候干燥,降水量少,而且比较集中,65%的雨水集中在夏季,降水的强度大,往往一次暴雨量就占全年雨量的30%,甚至更多。

加之黄土的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黄土物质细密,多垂直裂缝,含可溶性盐类,在流水作用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貌,常见的有塬、梁、峁。黄土塬是黄土覆盖的较高的平地,顶部面积大而平坦,或微有起伏,边缘为斜坡,例如董志塬、洛川塬,就是目前最大的黄土塬。

宋夏边境以梳齿状分布,呈南北向着大大小小的河流,较大的河流有渭河、屈野河、无定河、清水、洛河,马连河、葫芦河等。受汛期影响,此区河流在洪峰急涨急落,或属沟深崖峭,激流勇涨;或是河床宽广,旱时可涉水而过,雨时则泛滥无定。该区水流切割侵蚀作用很大,使得地形上有谷深崖峭的平川,又有平坦广大的高原。

呈现分裂破碎状,多无法通航。由于该区旱季较长,这些河流谷道往往成为陆路交通要道,如洛、泾、渭等主要河道,宋夏间为争取河道控制权多次爆发冲突;部分河谷平原如无定河、马连河、葫芦河,也是宋夏双方争夺的重要粮产区。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河流略作介绍。

无定河是黄河中游最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陕西北部白于山北麓,流经毛乌素沙地的东南边缘,在陕西省清涧县河口村汇入黄河。由于流经沙地和黄土高原的沟壑地带,所以无定河含沙量极高,但其矿化度很低,适于灌溉农田,是重要的农耕区。宋夏在此激战,即为争夺此区稀少的可耕地。

洛河向西为马岭水今马莲河,一源头为环江,发源于宁夏盐池惠安堡境内;另一源头称柔远水,发源于陕北白于山南麓。二水在甘肃庆阳县附近汇合后称马莲河,在陕西长武县境内注入洛河。因马莲河谷道地平坡缓,为宋初往灵州输粮的交通要道。此外宋夏沿边的河流,还有陕西的秀尾河、窟野河、泾河、洮河、清水河以及祖厉河等。

这些河流大多地势平坦,河谷较宽,土壤肥沃,因此成为蕃汉民族发展农业的有利之地。但是受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的影响,水源往往是制约该区农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由于宋夏时期的城寨也大多修筑在这些河流的两岸,所以这些河谷地带也是战争的多发区,如此宋夏战争对这些河流的争夺,无疑会伤害该地的农业发展。

宋夏边境地区民族分布复杂,历来就是农耕与游牧,两种不同文化的部族在武力上互争雄长,文化上交融渗透的地带。自公元1038年元昊称帝,正式建立西夏国后,这一地区便成为北宋和西夏争战的主要战场,而该地区交通道路则在其间起着纽带作用。主要有子午岭与黄龙山之间的延夏道,子午岭以西的环庆道,龙山两侧的泾原道。在这三条主要道路上,以延夏道上的延州,环庆道上的庆州与泾原道上的镇戎军最为重要,终北宋一朝,此三大重镇多为重兵戍守的战略要点,其中环庆道上的马莲河谷道,与泾原道上的葫芦河谷道,将贺兰山、陇山、关中通塞北等地联系在一起,在军事战略上的地位尤其重要。

延夏道是西北沿边重要的交通道路,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大致以延州为出发点,由众多河流汇聚成川而形成。“从延州入平夏有三路:一是东北自丰林县苹子驿至延川县接绥州,入夏州界;二是正北从金.明县入蕃界,至卢关四五百里,方入平夏州南界;三是西北历万安镇经永安城,出洪门至宥州四五百里,是夏州西境”。

北宋时期从延州今陕西延安,到达夏州今陕西靖边县主要有三条道路。第一条由延州北上,沿无定河畔????????????????西行入夏的通道。在这条通道上除无定河河谷外,西夏军队也往往循其支流谷地而入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