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五百一十八章 个人战

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3207 字 3个月前

在当时的开封,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区,开封的更鼓制度精密完整,是地方更鼓制度的模板。而宋朝的官员上朝时间和报时制度等都是依靠着更鼓制度来运行的,后者为宵禁和上朝提供了准确的时间。

宋朝对于官员上朝时间有着明确的要求,漏刻是上朝的时间标准,而在等待朝会开始前的时间被称为“待漏”。宋朝还专门建立了不同等级的“待漏院”,为官员们充当歇脚的地方。待漏院的作用可不止是充当歇脚这一项,宋代继承了五代时期的制度,待漏院的管理也日益完善,在官员等待之时,会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点卯,派人监督臣子的上朝情况,如有迟到未到者,要登记起来呈报给皇上。有生病请假的,也会派遣专门人员去查看真伪。

待漏院虽然会提供一些果酒,但是很多大臣早起都还没有吃早饭,于是在待漏院外便有着一连串的商贩,在贩卖符合个人口味的早点。这让部分官员觉得伤风败俗,有扰清净,但是部分官员却乐在其中。

宋朝的上朝时间一般是在五更时,也就是现在的三点到五点之间,属于非常早,所以很多大臣早早到达待漏院的时候,都会在待漏院补一会儿觉。据《宋史记载,很多大臣在上朝前的晚上都没有睡觉,而是在到达待漏院之后坐在椅子上靠着墙假寐。宋朝上朝时有各种提醒时间的方式,官宦人家为了记住时间会专门燃烧一根蜡烛,蜡烛烧尽的时候就是早朝开始的时候。而真正早朝开始时,在文德殿会想起明显的鼓声,即使作为时间的标准,也是提醒各位大臣们该上朝了。宋朝京城当官的辛苦受到不少文????????????????人墨客的抱怨,著名诗人欧阳修就曾写道“卧听竹屋萧萧响,却忆滁州睡足时”,那现在和在滁州当太守时候相比,说现在上朝太累了,没有滁州当官的时候快乐。

看到这里是不是都认为在宋朝当公务员太辛苦了,早上四五点就要起床上班,但是要知道在宋朝早朝虽然严格,但是很少会开展,最基础是五天一次,甚至有的时候是一个月三次。这样看来,宋朝公务员还是过得很惬意的。

此时的赵祯,正襟危坐,早朝上他已经得到了陆垚要举办比武大会的消息,所以,正好借着这个事情问一问群臣的想法。

“早朝结束前,大家说说,这陆垚弄出来的比武大会怎么样,看来我们这位探花没上任,就已经在为之后的事情做打算了。”

赵祯说这话,其实是已经给到了大臣们他自己对于陆垚这件事情的一个态度,那就是支持。

陆盱并没有着急说话,他知道,作为直接的家属,这个时候说话好像是在和其他人炫耀他自己一样。

随后,他看到韩永合与曹国舅都出列表示对陆垚的支持,不过陆盱从这二位的表情可以看出,虽然他们不知道武馆的事情,但是在赵祯说了这番话之后,韩永合与曹国舅可是显得一个比一个积极,都表示支持。他们下面的人自然也是和他们二人的态度一样。

而让陆盱没有想到的是,这朝上居然没有人反对陆垚弄得这个比武大会。这其中可能有赵祯的原因,当然,还有大家对于当下宋夏之间的关系的一个清醒的认识。如果说,和谈进行的顺利的话,范仲淹和韩琦不至于到现在都没有回到汴梁,而双方谈判进行的不顺利,最后就只能走上一条路,那就是开战。开战就要用到士兵,而陆垚现在建立的武馆,很可能就是为了打仗做准备的。现在的朝堂上,说陆垚不好的人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这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了陆垚的打算,还有现在他受到赵祯的重视程度,所以,这个时候去触碰皇上的逆鳞自然是不太明智的一个决定。

“看样子,大家都同意陆垚弄出来的这个武馆啊,陆盱,你回府之后告诉陆垚,武馆的经营方面,就和美食街一样吧,既然涉及到增加军力,朕有意将武馆变成皇家的店铺,你去征求一下陆垚的意见,当然,朕不强求。”

赵祯微笑着说出了这番话,陆盱知道,赵祯这是真心实意的,并不是以自己这个皇帝的身份来胁迫陆垚,他是希望陆垚能够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一个对他来说最有利的选择。

早朝散去后,先一步找到陆盱的倒是韩永合与曹国舅。这二人少有的指责起陆盱来。原因也很简单,陆垚要弄武馆的事情,韩永合与曹国舅是完全不知道的,即便是陆垚自己不想跟他们说,这二位也认为,陆盱作为亲家,应该将这件事情告诉给他们。

“你不跟我们说,今天皇上刚才问起来的时候,弄得我们有些措手不及。”

“是啊,好在这是个好事,再加上陆垚是探花,朝堂上也不会有太多质疑的声音,不然的话没法收场。”

陆盱看着眼前的二位,笑了笑,说道:“我说你们两个什么时候开始一个鼻孔出气了。”

放到之前,陆盱是完全不敢相信,这二位之前都是天上地下的态度差别,居然会一起来指责陆盱。

韩永合,曹国舅二人听陆盱这么说也都是没有办法回答,虽说二人现在依旧是在很多问题上没有办法达成共识,但是在这种大事情上面,二人还是十分坚守立场的,更何况对象又是自己的女婿陆垚。

“你说,我们要不要去现场看看这次的这个比武大会。”韩永合说道“上次比武招亲大会陆垚可是非常出彩,不过今天倒是不参赛。”

“我倒是觉得,咱们应该不去。”陆盱说道“我想陆垚没跟你们说,也是不想让更多的官员知道,然后去到那里的。”

“确实如此。”曹国舅在一旁说道“咱们都是文官,今天是比武大会,其实若不是我家曹菡喜欢功夫好的人,我是绝对不会弄那个比武招亲大会出来的。”

曹国舅的态度十分明显,虽说他的女婿是通过比武招亲大会获得的,但是那也是为了自己的女儿曹菡。若是换成曹国舅自己,他对于习武之人的态度,其实和其他的文官是差不多的,那就是不怎么喜欢,甚至是觉得低人一等,所以这个比武大会,其实他即便是知道了,也是不想去参加的。

“不过令公子倒是去了。”陆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