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五百四十八章 解释

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3106 字 3个月前

生存环境恶劣,再加上全民皆兵,导致西夏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强悍,这是冗兵现象非常严重的北宋,根本无法比拟的。西夏全民皆兵,导致国家处于濒临崩溃的状态。别看李元昊每一仗都打赢了,但凡他输掉其中任何一仗,那西夏都有可能面临亡国的厄运。由于长期全民皆兵,导致西夏紧绷着的那根弦终于还是扯断了。李元昊被自己的儿子所杀,导致西夏内乱不断。本就不富裕的国家,如今更是雪上加霜了。可以说,北宋给他们的那点岁赐,简直就是救命的稻草。

等到西夏内部稍微稳定一些的时候,北方的蒙古又崛起了。历史没有给西夏复兴的机会。

说回当下,陆垚这边已经和赵祯提出了一些自己关于接下来安排的事情,其中,比较关键的就是,陆垚希望让自己带到边关的那几个人,也就是方庄、徐方、黎成、莫迪,这几个人让赵祯都赐给他们一些官职来做,这样的话,至少名面上可以说的过去,至于到了军营当中,到底这几个人要如何服众,陆垚自然也知道,还是要用实力来说服众人的,毕竟军队的服众方式跟文人不一样,比如陆垚,他更多的使用自己在商业上的成就还有自己的一些文采,来展示自己的实力,当然,还有琼林宴上陆垚的对答如流。但是到了武人这边,自然是要用自己拳头的实力来说话才可以,不过对于这一点,陆垚对于方庄他们的功夫实力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既然双方都已经就这个问题达成了一致,接下来就是赏赐官职的事情了。其中,作为这些人当中的领袖,方庄被封为了五品定远将军,而莫迪也是在陆垚建议下成为了正六品的昭武将军,其余几人也都是正七品的官职。

那之后,就是接下来的一些事情安排了,从今天算起再过两天,所有通过这次科举考试的学子就要正式开始他们的仕途生涯了。而陆垚,作为枢密副使,正二品官员,毫无疑问,到了那天也会成为众矢之的。这两天的时间给到陆垚,第一是一个缓冲时间也可以让陆垚多抽出一些时间去陪陪家里人,安排一些事情,另一边也可以再临行之前在安排一下武馆和自己其他生意的事情。不过只要上朝的日子到来,再过上几天,就一定是要准备出征方面的事情了。按照赵祯的话语,陆垚是个新人,虽说现在也算得上是高官厚禄,但是百姓们也是只知道他是探花的名次,得到了枢密副使的官职的人罢了。所以,为了给人们立威,也是要让陆垚给其他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赵祯其实是打算非常隆重的操办一下陆垚的出行仪式的。出乎赵祯意料的是,他以为陆垚这样淡泊名利的人,都能够拒绝范仲淹的拉拢,那么自己说要好好给他操办出征仪式的事情, 陆垚其实应该婉言拒绝才对。不过,陆垚对于赵祯的这个安排,倒是来者不拒,并且表示一切听从赵祯安排。在陆垚看来,自己作为年轻的官员,特别是直接通过科举考试,一跃成为枢密副使的人,是有必要和所有人展示一下自己在赵祯这里的地位的,这样一来,自己离开汴梁之后,才不会出现遭受到非议的事情。当然,这就是陆垚在这两天需要忙活的另外一件事情了,那就是在自己离开汴梁之后,不管是自己的产业也好,还是说朝中的局势也罢陆垚都是要安排明白,不然的话,可以说是后患无穷。三国时期蜀汉诸葛亮,每次出征的时候,朝中以李严为主的一些文官便总去和后主刘婵上奏,表明出征北伐的弊端和诸葛亮的不足,陆垚自然是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等到陆垚和赵祯将一切事情都商量完之后,已经入夜了,天色渐晚,赵祯也不打算多留陆垚,本来是打算和陆垚共用晚膳的,不过陆垚表示自己在琼林宴已经吃饱了,现在什么都吃不下,这倒是实话,于是赵祯也就不多做挽留,晏殊这边呢,也是跟着陆垚一同离宫回家去。

刚刚离开大庆殿,二人还没有离开皇宫,晏殊便凑了上来,看向陆垚,说道:“富绍隆,也去参加你举办的比武大会了吧。”

陆垚点点头,心说你果然是知道这件事情了,不过刚才在殿内晏殊倒是没有提过富绍隆的事情。但是话说回来,晏殊一定是从富绍隆,或者是富弼的口中听到的这个消息,而且,今天已经是比武大会结束后第二天了。所以,晏殊一定也知道富绍隆通过了第一轮比试,今天要参加第二轮比试的事情,自然也就知道了陆垚最后的安排,就是让富绍隆留在汴梁,而不是跟着陆垚一同出使边关。

“不错,他确实是参加了我举办的比武大会,而且成绩还不错,结果你应该都知道了吧,晏殊大人。”陆垚如实的回答晏殊,他知道,对于这些情况,晏殊应该都已经心知肚明。

晏殊这边看向陆垚,说道:“不管如何,我还是应该感谢你,也替富弼感谢你一下,你最后没有选择让他跟你去到边关,据我所知,是你的安排,而不是他主动的要求。”

陆垚点头说道:“不错,我觉得如果让他跟我去边关,还是有危险的,而且从当时的情况看,他来的时候应该是和家里闹了矛盾的,所以我不可能让他跟我去边关。”

其实,对于富绍隆那天和富弼之间的矛盾,其实是后来陆垚才知道的,不过他有些庆幸,还好当时做出的决定,就是让富绍隆留在汴梁当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