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准备攻城

他们应该比自己着急。

刘襄决定再等等。

张辽所部已经出了泰山郡的地界,离东安不远了。乐进的援兵也快要到达姑幕战场。水军在东海郡的沿岸游曵,徐州的商船损失惨重,现在已经不敢出海了,海边的几座县城风声鹤唳。

下邳国的黄巾北上东海,二十万黄巾军跟徐州兵马打得难分难解,短期内分不出胜负。

形势在向己方倾斜,可以安心的等待。

其后几天,中军士卒减缓了攻城力度,在城下演练阵势,验证攻城战法。

利用实战,训练投石机刚刚停顿,敌人还没来得及从藏身处支援城上守军之时,趁机登城。

刘襄剽窃了步炮协同的名字,用来给这个战法命名。

弩手换装轻箭,甲士在箭雨还没停歇的时候登城作战,就是欺负敌人披甲率不足,这个战法没名字,被军中士卒戏称为箭靶战术,因为登城的甲士要是冲得太快,真的会挂着箭矢与敌人厮杀,或者叫追杀。

看到这两个战术的实战效果,刘襄决定不到紧急关头,非强攻不可的时候,不会动用。战术很有用,两次都是差点就攻克城池,但自己人会被误伤。

特别是在箭雨中登城,上去了五百人,两百多受了箭伤,这还是及时叫停的结果,若是全面进攻,几千个甲士冲上去,城池估计能打下来,一半人带伤也受不了啊。

虽然轻箭破甲的几率低,伤势不会致命,但手脚受伤的不在少数,就算有医务营在,伤兵多了也无法及时处理伤势,一旦感染,死亡的几率很高。

不能当做常规战术使用。

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烟熏法,凿墙法,地道攻城法等等战术,也一起演练。

实战效果有好有坏,因为浅尝辄止,并没有攻进城去。

这几天下来,攻城力度不大,但花样繁多,焦和大开了眼界,有些战法他在书上看到过,有些则是闻所未闻,根本不会应对。

所幸敌军不愿付出太大的伤亡,城池还能守得住,可他心中明白,一旦对方耐心耗尽,破城就在顷刻,所以,求援的信使一波一波的南下,信中言辞越来越急迫。

他打定主意,过几天援军还不来的话,那就开城投降,给徐州看大门就够意思了,若是不发援兵,那就是袁本初对不起自己,他投降也是应当应分,谁也不能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