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忧就那么痴痴的看着天子的背影。
望夫眼之中,尽是情意和崇拜啊。
“陛下!”
“目前兵工部已经建造炼钢高炉八百座,正式投用的有六百座。”
“每一座高炉日出精钢五十斤左右,虽然产量不高,但微臣已经集结几位聪慧匠人,在摸索炼钢工艺的升级,如今小有成效,用不了多久就能让高炉产量翻倍。”
黄轩和一一汇报道。
赵元开听后,再次龙颜大悦。
听听!
什么叫技术型人才,什么叫工程师?
这就是!!
“黄爱卿,你越来越让朕感到惊喜了啊,继续说!”赵元开丝毫不吝啬赞许之词。
“微臣谢陛下嘉扬!”
“环首刀是基于钢产量而来,目前日产量在六百柄左右,因为陛下只给了图纸,所以微臣命铸兵司的几位聪颖匠人在摸索总结环首刀和普通刀区别的内在规律。”
“因为不同的匠人锻造出来的环首刀质量参差不齐,所以等总结出真正规律之后,传授下去,会让环首刀的成品质量有所保证!”
“渝州遣送来的三千匠人已经在逐步编入各司之中,用不了多久,钢产量和环首刀的产量都会连翻数倍的!”
被褒奖之后的黄轩和,倍感振奋啊,禀告起来滔滔不绝。
赵元开是越听越惊喜。
而且还不忘看向张居正,笑着说道:
“张居正,你听听,换做你来禀告,你能说的这么一针见血直抓重点吗?”
“陛下圣明,老臣现在深切感受到了什么是术业有专攻啊!”张居正躬身道。
赵元开颔首。
环首刀也好,炼钢也罢,批量化的生产就需要制定一套严格的技术标准。
黄轩和虽然不懂这些理念,但他的逻辑却是惊人的如出一辙,说明他真的在举一反三了!
环首刀日产六百柄,依旧是受限于钢产量。
而钢产量不仅仅是高炉数目的问题,更是单炉出钢量的问题。
赵元开能提供的只有方案和思路。
真正落实到实际生产中的工艺水平上,他也是门外汉,只能将重任压在了黄轩和的身上!
念及于此。
赵元开没有任何犹豫,负手而立,高声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