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课是在教室上的,主要上的是理论基础。
矩阵问题初步。
一节课听得所有的学生遍地哀嚎,就差满脑子都是数字排序跟来回反复的计算公式。
临近下课的时候,全班被折磨得脑袋空白一片的学生几乎都有些压不住了。
哪怕是一向脾气很好,也很有耐心的令晔他也差点拿起手机,往已经满是吐槽的群里发一条自己的吐槽——这他妈就不是人能学的!崔教练还要安排大家一节课学完,这是人能做的事情吗?!
但是他一回头,就发现还有别的同学在坚持。
那些同学的面孔并不是很熟悉,甚至可以说是陌生。
可是看着他们,连令晔也感觉到了很重的压力。
他不像沐恒跟柯函那样是非常亮眼的“天才”,他所有的成就都是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一步一个脚印,他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更知道自己的缺点与优点在哪里。
这大概就是他们这种“好学生”的悲哀,在他们的世界里,基本不会出现“超常发挥”这四个字眼。
“令晔。”
令晔没想到崔教练会在整堂课的最后突然开始点人的名。
他愣了一下才站了起来。
“老师。”
崔应星有些头疼地看着令晔。
其实,他不是很欣赏这个学生,虽然他真的很佩服他的努力跟正常——在天阁二中那种地方“出淤泥而不染”真的是太难了——但是从某些方面来说,这种学生也更加适合高考,而不适合量非常大,有时候可能做题基本靠猜跟临时瞎编公式的竞赛。
令晔的努力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到的。
他的成绩在天阁二中只是平均水准,能进前一百就是不错的发挥,进前三十就是超常发挥。
即使天阁二中由于性质原因在江南并不是完全以高考成绩闻名的,但是它的高考成绩也就是比几个去竞赛化的顶级重高要弱一分而已。
实际上在天阁二中那么乱七八糟的骚操作下,学生居然还能达到前一百基本等于全江南前一千,前三十近似于全江南前一百,前二十包圆前五十的一小半,越往前面天阁二中的优势越厉害。
这是非常反直觉化的。
至少,崔应星老师觉得对于这个诡异的情况,他完全无法理解。
要知道即使是在全面素质教育的江北,独占鳌头的也还是那几所“高考工厂”。
而天阁二中模式打破了传统的“高考工厂”模式,在教育界迄今为止也还是个无法量化产生的谜团。
崔应星叹了一口气,他的心里其实已经大概有了一份名单。
如果只能选择五名同学作为出赛选手的话……还是有些难以抉择。
他昨天晚上已经连夜送走了好几名同学。
希望这些孩子在未来的自主招生跟高考当中都能够取得好成绩,竞赛的世界波澜已经远离了他们,而他们即将要面对的是另外一条可能会“平凡”但是同样艰难的道路。
“请你解释一下这个增广矩阵的基本原理。”
令晔:“……”
他刚刚恰好走神了,完全没听进去,崔教练到底讲了一点什么。
崔应星看着他轻叹了一口气,紧接着抬眸看向教室里的所有学生:“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