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陈年穿着一套学生装,和群演们一起坐在课堂。

褪去偶像包装,他青葱的模样就像一块璞玉,未经雕琢,满含灵气。从前的许锦年大抵也应该就是这副模样吧。

许如风真是风度翩翩,往讲台后一站,戴上细边金丝眼镜,儒雅的民国大少就跃然于眼前。

板书也是许如风亲手所写,字体苍劲,笔锋凌厉。

“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

“有一天,我们梦见我们相亲相爱了,我醒了,才知道我们早已经是陌路。”

荣誉校友回校讲课,讲的不是经济之道,而是泰戈尔的《飞鸟集》。由此可见,沈钧鸿是个骨子里的浪漫主义者。

讲台上,“沈钧鸿”念出板书,每一个字都似跳动的音符,在陈年耳畔弹跳而过。陈年忽然恍惚,莫名觉得,此情此景似曾相识。

摄影师抓住陈年的表情,怼上去就来一个特写——从疑惑到讶异,再到惊喜,眼神转换、表情变化,可谓一气呵成,甚至找不出表演痕迹。

监视器后面,导演都在心里叫了无数遍好。

一幕戏拍完,许如风摘下平光镜,走到陈年身边:“表现很棒。

“别摘别摘,再戴上给我看看。”

陈年把金丝眼镜推回许如风脸上,一瞬不瞬地盯着看。

许如风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大大方方让他看:“很帅?”

“总觉得眼熟。”陈年突发奇想,“你说,我们会不会很早以前就认识了……比方说前世什么的。”

许如风暗自想着,陈年大概是研究剧本走火入魔了:“要是我们前世是剧本里那样,可就太惨了。”

陈年也觉得是自己想象力太丰富,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就当我突发奇想吧。”

“演员就位。”

随着扬声器里一声高呼,陈年和许如风赶紧停止谈笑,各就各位,正式开拍。

下学以后,许锦年独自坐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写一篇随堂小记。

沈钧鸿匆匆路过,隔着玻璃窗,看见学生清瘦的身影。

教室门突然被人推开,许锦年抬头看见沈钧鸿,突然手足无措地站起来:“沈先生还没走?”

这一幕陈年演的很好,一边说台词,一边紧张地站起来,还一不小心碰落了钢笔。

许如风喜欢演戏时张力的碰撞,激情都被调动起来,缓缓走向陈年。此时此刻,他就是沈钧鸿。

沈钧鸿走进到课桌边,为许锦年捡起钢笔,垂眼一瞥,看见他的随堂小记:“介意吗?”

许锦年送上笔记本,笑得很青涩:“一些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