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从前按照套路与技巧表现人物截然不同,在这个片场,他无需用力展现悲欢喜乐,也不用套用任何表演模式。
这种感觉实在很奇妙,仿佛是和许锦年融为一体。
3月的扈上依旧寒风凛冽,一天的拍摄结束后,天色已经漆黑。
手表指针逼近7点30分,许如风和陈年终于卸妆换衣服,叫上各自助理,一起去吃海鲜自助。
许如风一向吃的很清淡,这顿出师宴上,也多是在剥虾开蟹。至于其他人,包括陈年在内,都油盐不忌,爱吃什么拿什么。
陈年最爱活跃气氛,以茶代酒领头敬许如风:“今天,首先要感谢我们的许老师做东,请这一顿谢师宴。”
许如风照单全收,又回敬陈年一杯:“我也要恭喜徒弟出师大捷,今天的表现让导演背后夸了好几回。”
陈年得意之余,仍不忘恭维许如风,嘴比蜜甜:“我早就说了,你是名师,我是高徒。”
许如风向来要求严格,无论是对自己,抑或对手戏演员:“既然你都这么说了,今晚回旅馆继续对剧本?”
陈年自然一万个同意:“都听风哥的。”
他们两个人有说有笑,一问一答,默契程度近乎撒狗粮。坐在一旁的助理们谁都插不上嘴,只能埋头开吃。
作者有话要说:前世今生的故事现在开始咯,量少,会写的比较细腻
目前我存稿到50多章,回顾全文,调整过好几次,最终还是选择把前世的故事通过穿插拍戏的方式表现
总体来说,前世所占比重很少很少,重点还是在今生的娱乐圈
过去的遗憾就都留在过去吧,我这亲妈只希望年崽和许先生就这么快快乐乐走下去
第20章 拍戏和感情一起渐入佳境
十四、拍戏和感情一起渐入佳境
饭后,陈年夹着剧本敲响许如风的房门,对钻研剧本的热情极为高涨。
明天要拍摄外景,是穷学生许锦年放学以后去修钢笔,路遇沈钧鸿。沈钧鸿见天寒地冻,主动载许锦年一程。
在旧书店里,沈钧鸿和许锦年有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分别的时候,还要赠送诗集,并且表示愿意和许锦年继续做笔友。
许如风复习完剧情,继而问陈年:“你想把情绪高丿潮定在哪一段?”
“之前我一直想定在接受《飞鸟集》的时候,但是这一次,却有更大胆的想法。”陈年拿记号笔在一段文字上做好标注,“我想定在这里——”
“和我想到了一起。”许如风看着红笔标注的文字,心里感叹,果然是自己教出来的徒弟。
赠送诗集、接受诗集,固然是人物关系更进一步的纽带。但完全当做高丿潮处理,反而会显得沈钧鸿不大气、许锦年眼界低。
倒是最后一段,许锦年下车以后,鼓起勇气问以后还能不能继续书信往来,沈钧鸿欣然同意,更能显现出人物初心没有因身份地位、社会阶层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