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对完剧本,陈年躺在靠椅上,对很多情节念念不忘:“据说他们的故事都真实发生过。”

许如风通读过两遍原著,每一次到结尾,都忍不住唏嘘:“只要一想到是真人真事改编,我就觉得这个故事太过厚重。”

陈年也看完了厚厚一本原著,感慨很多:“因为主角身份阶层差异巨大,才显得人物感情纯粹,故事荡气回肠。”

“在我看来,是特殊的时代背景成就了他们的故事。”

许如风问:“你这是要交读后感吗?”

“我这几天在思考一个关于许锦年的问题。”陈年一反常态,没心情跟许如风嘻嘻哈哈,“我在想,超越阶级的友谊真的会存在吗?”

“当然存在,交朋友图的是三观一致,兴趣相投。”许如风忽然明白过来,陈年这是话里有话,“阶层又不是打不破的壁垒,只要诚心相待,其余的都不是问题。”

陈年心里的小疙瘩在慢慢解开,连连点头。

许如风见他这几天状态不对,猜到一定是心里有想法,索性直截了当地问:“你最近情绪不对,还是因为罗丞渝的事情吗?”

陈年否认:“不全是。”

许如风用的是排除法:“那就是因为我了。”

陈年没有否认。

第25章 夜光剧本(上)

十八、夜光剧本(上)

许如风见他这几天状态不对,猜到一定是心里有想法,索性直截了当地问:“还是因为罗丞渝的事情吗?”

陈年否认:“不全是。”

许如风用的是排除法:“那就是因为我了。”

陈年没有否认。

许如风喜欢心里憋事情,直接问他:“那晚应酬,是不是我说了什么让你不高兴?”

陈年把事情以玩带笑地说出来:“大概是因为师傅你太优秀了,能力强背景大,我感觉到了压力。”

听到这样的回答,又结合陈年的“读后感”,许如风顿悟,忽然背出一段台词:“派头都是给别人看的,阶层都是别人定的,只要我心里认你,便就认定你了。”

这是剧本里沈钧鸿的台词,说给许锦年听的,现在用来劝陈年,似乎也十分合适。

陈年终于露出笑脸,心弦一动,也说起台词来:“听到先生这么说,我就安心了。”

突然这么默契地对上台词,双方都很惊讶,短暂的沉默过后,同时爆发出欢笑。

笑完以后,许如风想起另一件事:“对了,小湳最近去国外出差,我选了一份礼物让她带回来。”

陈年问:“怎么突然送我东西?”

许如风回答:“看你在片场超水平发挥,师傅当然要奖励。”

有礼物当然是开心的,陈年追问:“能剧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