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坦诚的回答,昭阳并不意外。

简星才22岁,按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普通人的步伐,刚刚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小羊在他这个年纪,却早已经历过和那么多至亲至爱之人的生离死别,一颗本该稚嫩的心被乱世无常冲撞得千疮百孔,简星怎么可能体会得到小羊的心情?

所以简星演那场哭戏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在演。让人感觉得出是在演的戏,就是演砸了的戏。

“我刚入行的时候,”昭阳说,“碰到自己驾驭不了的角色也会这样。”

“前辈,”简星忽然问,“你遇到过瓶颈期么?”

昭阳一愣。

近两年,只要有后辈请教,昭阳都有问必答,不是倚老卖

老,而是也许量变引起质变,演戏演到一个程度,突然就开窍了,许多以前看不清的问题现在都能看清了,再去看那些茫然四顾的新人,就仿佛在看曾经的自己,不忍心让曾经的自己陷于漫长而无意义的苦苦挣扎,希望能帮他们找到未来,这样,就好像自己也找到了未来。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瓶颈期,昭阳到现在都没能完美解答。

这不是一次性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用一辈子去思考的问题。

“有。”昭阳说。

“你是怎么过来的?”

简星的声音没有什么情绪,但昭阳从他眼睛里看出了恳切,深藏在游戏人间底下的纠结,烦躁,踌躇。他真心实意地为自己当前的困境所扰,真心实意地想要突破、成长、进步。

所以,昭阳也真心实意地回答:“……用心演。”

这是他所能给出的最好的回答。

“我一直认为,有没有诚意,观众感受得到。”昭阳说。

这和懂不懂没有关系,再不懂演戏、不懂艺术的观众,也是活着的人,是因思考而存在的生命。只要活着,就一定感受得到某些人性共通的东西。

“我想让观众感受到我的诚意。”昭阳说。

简星看着昭阳一双水澄澄的黑色瞳孔,他不需要开始表演,这一刻,简星已经理解了他说的这句话。

昭阳意识到自己又有点自说自话了,马上把话题转回来,“这个剧本本来就很复杂,小羊的人设更复杂,甚至很矛盾,他在整部剧里一直在慢慢成长、改变,而且性格饱满,情绪激烈,情感起伏很大,对演员的阅历和经验要求都很高。”

“哦……”简星若有所思,“前辈的意思是,我的阅历和经验还不够?”

“……”

是这个意思。

“没事,”简星笑道,“我说了,前辈不用给我留面子,把我的问题全部指出来最好。”

“你还年轻,阅历和经验比不上老前辈是一定的,”昭阳说,“但是可以尽量靠想象弥补。”

这种想象的前提是深刻的共情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