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管彤又想到了一件事,她犹豫了一下,才看向楚毓开口问道:“陛下,史书编撰,《遗罪》里可要记载过往官员之罪?”这也是在问是否追查官员们过往所犯之罪。
楚毓翻看奏折的动作顿了顿,才开口道:“不必了,只要无人提起,那便过往不究,不过,若是有人翻出过往之事,可以记上。”
荆管彤明白了。
楚毓说的过往不究可不仅仅是不记上史书,而是只要朝堂上的那些人愿意,他就可以不追究他们过往所犯之罪,当然,前提是他们要私下解决好,不弄到明面上来,并且日后为他所用。
对于自己人,他还能勉强忍下他们的过错,而非自己人……呵呵。
没用多久,许多人就发现,一些平时不起眼,但所处位置又很重要的官员的过往罪史被扒了出来,证据都被送到了楚毓的御案上。
而楚毓对那些人也是相当的不客气,直接按律令处置,只有往重了判,没有往轻了判的。
不过,奇怪的是,一些人所犯罪行加起来已经足够抄家灭族了,可楚毓却怎么也不下旨杀人,像这种罪行,他全都是抄家流放。
对于这种罪人,楚毓表示:想死?有这么容易?不留着赎罪竟然还想死了一了百了,真是一群渣滓!
群臣们心头憋了一口血,怎么吐也吐不出来,因为他们总觉得皇帝这话是在隐晦地说他们。
其实这还真是他们想多了,但免不了有人心里有鬼。
官员有许多种类,纯臣、直臣、佞臣、权臣、贪官、清官、尸位素餐官。
大楚的选官制度是每年月琼林院开放选官,参与选官的人将按以下要求优先择选:
第一、有名望者;
第二、有才学者;
第、有能力者。
截止年龄四十岁,入选人数五十。
从这个选官制度便能看出来,其选出来的人究竟如何。
虽然楚毓也并不觉得会考试有学识的人就能做好一个官,但是他觉得,只有晓百家明事理才能做好一个人。
为官的前提是为人。
如果仅仅以名气大小判断一个人是否如何,那么现代的那些记者水军穿过来的话肯定能把自己捧成全国第一。
可事实上,他们只会操控舆论,根本不会做官。
所以,选官制度的改革是必然的,朝堂上的那些人他都要慢慢更新换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外如是。
***
谢相回到家心情很糟糕,谢夫人本还想与他说说有适龄女儿出嫁一事,见状也就罢了,她没兴往枪口上撞。
而谢奕作为谢相亲自选定的继承人,怎么也有些特权的。
“父亲何至于如此动怒?”
谢相冷笑道;“你没看出来吗?陛下处置的那些人里,过半都是我们的人,这是摆明了要对谢家下了。”
谢奕淡淡道;“那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