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可即使如此,一些必要的场合他偶尔还是要去一下的。

好歹是个官,虽说陛下恩准他不用上朝点卯,可每月总有向上面报告述职的时候,这种情况也难免遇到一些人,收到一些邀请。

祝清基本能推就推,可推不掉的也有许多。

如今众人对他的新鲜感也淡了不少,放在他刚封官那会儿,一天都能收到几封拜帖或者请柬。

他把许多都推了,却没有推商会的邀请,今年也是。

皇帝交给他地种东西,自然是要卖出去的,这般,若是能与商会的人打好招呼,办事就会方便很多。

陈管事是陈家人,来找祝清也是陈家的意思。

“我家郎君久闻先生大名,敢问先生能否一见?”

堂堂陈相找他,祝清能拒绝吗?

当然不能。

他有些忐忑地去了陈家,却没想到,陈相找他并非是为了朝堂之事,而是打听皇帝给了他什么作物,他们也想种,如果不能种,也想问问有没有可以合作的地方。

祝清抿唇,心微微挑眉,如果说陈家不知道皇帝让他种了什么,他是不怎么相信的,毕竟这件事根本没有保密过。

所以陈相这样说,不过是想在皇帝的农业生意上插一脚,就凭他们现在种什么就火什么趋势,谁还敢看轻他们。

“此事需臣禀报陛下后再行定夺。”

如果说合作,那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毕竟陈家在商业销售这一块儿确实很厉害。

至少,若是有他们的帮助,那全国市场基本都是任意选择。

就是不知道陛下是个什么想法。

不过,既然陛下能派陈家人出海。那双方的关系应该没那么僵硬才对。

事实确实如此,他问了皇帝后,楚毓当即就同意了,不过也嘱咐了,棉织品的价格不能太高,以免民间买不起,若是被人恶意积囤,或者买的太多,倒是可以限量,规定每家只能买多少。

限量?

这个新词惊令祝清愣了愣,随后醍醐灌顶。

不说祝清,就连陈相都在为这个新的销售方式而茅塞顿开,兴奋得一晚上都没怎么睡。

第二天更是迫不及待和人讨论起来。

物以稀为贵,当你对某样东西唾可得,那你对它多半也是不屑一顾,只有当人想买却买不到时,才会得知它的珍稀。

用这法子,陈家便用一些商品试了试水。

结果,原本束之高阁的东西脱销了,而且他们把价格稍微调高了点,还多赚了不少。

陈家人有些兴奋,纷纷将精力放在了生意上。

如今皇帝每月都要从陈家账上拿走两百万两,陈家也只能积极生财,才能填上这个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