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皇帝根本是逼他投奔自家小儿子吧!
皇帝勾起嘴角,深邃的龙目盯住韩皎:“你给朕好好抓一抓老九的功课,不许他沉迷蹴鞠,一年内,他的策论若是还写不好,朕可就要找你讨回一万两白银了。”
韩皎:“……”
不许大boss踢球,你是想让我跟大boss结下血海深仇吗陛下!
作者有话要说:家庭教师!还是亲爹了解儿子的喜好(
燕王vs端王:老爸偏心,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我们却不能有老师
第64章
仅仅几日,韩皎从未入流的庶吉士,破格升为正七品编修,现在又成了正六品侍讲。
寻常进士跨越这两步,多半需要五到九年的时间。
一旦在翰林院有了正规讲师的实职,随后就有可能兼领礼部和国子监的职位,这两个部门,也是进入朝廷中枢的捷径。
这样的火箭升职速度,让韩皎觉得,皇帝是铁了心,要将他收为己用了。
退朝之后,韩皎与后排低级官员站在两旁,等待内阁六部的高官先走出去,才快步紧随其后。
官员们在宫巷中渐渐散开,韩皎一路小跑,追上户部尚书,拱手郑重道:“下官代九万新县百姓拜谢部堂大人。”
黄曜闻言一愣,随后也对韩皎拱了拱手,淡淡道:“抚民一案,都劳韩大人多方周旋,本官不敢居功。”
韩皎诚恳道:“赈灾粮被三万流民抢走后,户部第二日便不声不响地重新拨放了一批粮食,若非这批救命粮,营地里那六万流民少说要饿死数千人,怎能无视部堂大人背后的付出?”